独居老人去世多日无人知晓 社会化养老亟待完善

12.04.2015  09:20

(江西广播网4月12日)日前, 赣州市章贡区阳光吉泰新城廉租房小区一位空巢老人去世多日才被邻居发现,再次引起了市民对独居老人的关注。来听赣州台记者郭明瑜发来的报道:
    虽然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但当记者来到赣州市章贡区阳光吉泰新城廉租房小区红月里7栋的时候,依然可以闻到楼道间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住在四楼的张女士说,邻居们起初也没有在意。直到4月2号,大家才怀疑5楼住户是不是出事了,于是报了警:
然后他们就撬开门来,讲死掉了。
死者姓张,将近60岁,离异,唯一的女儿此前也去世,一直是一个人生活。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万伟说,他们社区有800多老年人人,空巢老人占据大部分,虽然小区也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会给老人提供一些服务,但是效果并不好。“他还没有接受要到社区或者请人到家里照料,我觉得的一个老人的观念要改一改,第二个子女还是要和老人联系的多一些。
预计今年内,赣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130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超过33万,超过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如何更好地关爱独居老人?2012年开始,南昌市陆续推出专门针对高龄空巢高人的“爱心手机”,为老人提供安全保障。3年过去了,“爱心手机”推广“不温不火”,普及率并不高,请听南昌台记者康玉锋发来的报道:
 
今年81岁的楼缙桂老人家住在南昌市孺子亭社区,一生未婚,一直独居,2012年,南昌市开始启动“爱心手机”项目,凡70岁以上低保困难空巢老人,可以免费获得一部“爱心手机”,手机带有定位功能。楼缙桂老人说,自从有了这部手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按一下手机上设定好的拨号键,马上就能联系上社区干部(录音:大件的棉衣、被子,拿这个手机打个电话,这里就会拿去洗,这个就便利,很有安全感。)
今年73的熊花香老人儿女在外地,她说,“爱心手机”的定位功能还救过她的命(录音:想去买菜,头晕就摔了一跤,摔得骨头骨折,我家里没有人在,我就连忙叫社区主任来,带我去看下手,他们就带我去医院看了手。)
虽然“爱心手机”项目的确给部分高龄空巢老人带来了帮助,但启动3年来,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不习惯或者不会用手机,“爱心手机”拿到后就放在家里,根本不会随身携带,失去了随时随地紧急求助的意义。由于实际使用率不高,因此南昌市各县区在发放第一批“爱心手机”后,没有再发放,目前各县区拿到“爱心手机”的高龄空巢老人只有几十人到一百多人不等,南昌市西湖区孺子亭社区主任黄英(录音:很少用到这个手机,确实是,有一个习惯的问题,还有一个他们会担心好像用这个就有什么事样的,有点忌讳。)
爱心手机推广不力,南昌市也在不断探寻着新方法。今年,南昌市西湖区计划推出24小时GPS定位系统,定位器老人随身携带,一旦走失,可随时通过定位寻找老人,同时计划推出“客厅摄像头”,家人或社区干部可随时关注老人家中客厅情况,一旦发现不对劲可立刻上门帮助,变过去的“被动等待求助”为“主动提供帮助”。南昌市西湖区老龄办主任谢鹏(录音:我们这个计划在年底完成,以这种新的方式来解决空巢老人的安全问题,更好地为老人提供安全保障。)

 独居老人死亡多日无人知晓,是逝者的不幸,也是社会管理的缺失,根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报告,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到2050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达到5000万以上。从“孤独地活着”到“孤独地死亡”,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要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加强养老服务;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义工、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要关注,更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