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印:电视问政别成了练脸厚脸皮

08.07.2015  12:48

  没有开场白、没有客套话,昨晚,2015年电视问政“期中考”开场仅五分钟,当第一段短片曝光一别墅小区违建成风、投诉处理不到位后,现场群众代表对坐在正对面问政台上官员“考生”们,亮出了齐刷刷的哭脸牌。整场问政,13个直截了当的曝光短片告诉人们——这里不是秀场,已经“五岁”的电视问政将继续直面问题。(7月7日 武汉晚报)

  没有开场白、没有客套话,开场5分钟官员收全场“哭脸”,这一切都在说明问政是有备而来,带着问题而来,绝对不是“作秀”。

  但从上半年,市长专线共接到70万个市民投诉,平均每天超过4000个,2014年电视问政期末考的回访短片,以及现场问政来看,“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问题还真的不少,有承诺了6年没办的学校建设问题,有办证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只要花费千把块钱就可以乱办的问题,有“占道经营打发一下就可以”的问题,有施工现场扬尘扰民的问题……

  不愧是经过了电视问政“五岁”的洗礼,与往年相比,面对现场的追问,上场的官员少了脸红、冒汗。据笔者揣测,也许是胸怀更加宽广了,接受批评和监督的承受力更强了;也许是领导们更适应了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了;也许是以往的问政也没咋的,历练出来了,脸皮更厚了。

  但无论如何,问政是最好的践行群众路线,是群众参政议政的平台,它为党和政府制定重大决策提供了良言广智,更是一心一意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表现,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但笔者认为,问政重在治症,而不是听答辩,更不是练厚脸皮,要针对问政所反映出的问题,落实责任和时间,该问责的就要追究责任,否则,满意度测评分数居首与垫底都一样,全部哭脸也会毫发不损,当然更不会脸红和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