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乔:让国际化先行的学院尝到甜头

19.06.2014  21:35

 

 

 

 

  6月18日下午,我校召开2014年国际化办学座谈会。校长王乔、副校长吴照云出席并讲话。党办校办、人事处、学工处、教务处、科研处、国际处、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各教学学院和管理型学院院长等参加了座谈,就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提出建议,座谈会由校长助理王小平主持。 采用非均衡发展策略推进国际化办学   “学校要在‘扩总量、抓重点、调结构、上层次’上下功夫,重塑微观机制,落实学院的国际化办学主体地位。”在主持座谈会时,王小平结合近期对国际化办学工作的思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作为国际化主体的学院,国际化办学基础的差异是其在选择国际化办学方向和项目时必须要考虑的现实,正如国际学院院长杨慧所说,国际学院之所以能够走在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前列,更主要是由于国际学院的先天基础好、起点高。因此在推进学院国际化的过程中,要采取非均衡发展策略,重点扶持若干个学院,抓好若干重点培育项目,力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形成学院国际化办学的特色和品牌。 保护一切有利于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中提到,学校现行的管理体制中还存在着不利于国际化办学开展的规定。管理制度如何与国际接轨成为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吴照云结合自己率团出访日韩高校的经历谈到,国际化办学要围绕“主体”开展工作,学院主体在推进国际化办学过程中要做到:方向要选对、理念要强化、思维要攀高。同时,他还强调,要在学校层面构建国际化办学保障机制,对处于初级阶段的国际化予以呵护,鼓励学院大胆探索,保护教师和学院的积极性。 让国际化先行的学院尝到甜头   “国际化水平制约着一所大学的发展高度。”不少与会人员在发言中都谈及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性,并强调学院领导的国际化理念在推进学院国际化办学工作的首要地位。王乔在认真听取了与会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的发言后,指出当前国际化已成为影响一所大学发展的重要指标。“站不上一定的高度就达不到一定的水准。”为此,各单位对学校推进国际化办学一是要提高认识,转换角色。深刻认识到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投身国际化,使其成为学院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动力。二是要抢占先机,重点突破。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优惠政策,选准好突破口,为学院国际化办学赢得先机。三是要夯实基础,彰显成效。通过扎实做好国际化办学的前期基础性工作,提升师生的国际化交流能力,切实让师生享受国际化带来的甜头和好处。   座谈讨论前,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民、经济学院副院长桂林分别汇报了各自团组的出访情况,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肖珑介绍了2014年上半年国际化办学的工作成绩以及下半年的主要工作打算。(文/国际合作交流中心  图/孙坚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