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忠谈蔡康永:是个很会说话的知识分子
在台湾,或许没有哪个综艺节目会比《康熙来了》更有号召力。这个以谈话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在今年一月已“年满”十岁。凭借独特创意和鲜明风格,《康熙来了》也成为大陆民众认识台湾娱乐文化的窗口。
独特组合 产生奇妙效应
《康熙来了》制作人、有着“台湾综艺教父”之称的王伟忠介绍,2004年,他希望在晚间10点档打造出一档“奇怪”的节目,想把娱乐圈的奇人怪事用一种不同的角度呈现出来。“康永是个很会说话的知识分子,小S就是机灵古怪的双子座,两个人的搭配正好非常奇怪,符合当时节目的构思。”而把两个主持人名字中的第二个字取出来,就有了《康熙来了》这档节目。
从第一期邀请李敖担任嘉宾开始,《康熙来了》就建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文娱圈的名人一个一个被颠覆:蔡康永用机智的访问牵起节目的主线,而随性辛辣的小S则不按常理出牌。“康永哥和制作人会讨论节目内容,我会非常认真地……吃饭,顺便偷听,然后投入在他们的创意里,在现场与嘉宾谈话时突然碰撞,就会产生火花,我就是走这种随意的路线。”小S徐熙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娱乐到底 与观众共同成长
《康熙来了》有一集内容堪称经典:台湾政治人物连战上节目,竟被小S追问内裤款式问题,让这个平日看起来有距离感的政治人物也多了些琐碎生活的色彩。这种“平民化”的叙事方式,包括艺人卸妆、包包里装了什么等话题,都让观众了解到明星光环背后的真实,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
抛下了“高、大、上”的包袱,《康熙来了》在这十年来痛快地将娱乐“进行到底”,年轻人把它视为敢说敢做、颠覆权贵的代表,也因此建立了较为固定的观众群。
十年来,节目在成长,观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上微博等社交网络的兴起,电视节目面临更多的挑战。但王伟忠表示,观众不断变化的生活形态本身就为《康熙来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话题素材,“宅男女神”网络票选、网络名人真身秀等话题被广泛讨论。
“跳出电视这个传统平台,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思考,才不会被时代淘汰。”经历过台湾电视无线变有线、到现在网络等新媒体当道等不同传播时代的王伟忠说。
夯透两岸 期待更多合作
通过与视频网站合作,《康熙来了》成为了大陆被最多次转载和评论的台湾网络视频,十年来节目点击次数累计为53亿人次。“通过网络,大陆80后看到《康熙来了》。”王伟忠说,“发现里面的人跟自己一样,也说普通话,有点台湾腔,但是还好,也可以看到台湾很多有趣的人事地物,满足了对世界的好奇心,也弥补了自己的资讯空间,《康熙来了》就这样逐渐成为了流行的代名词。”
而在《康熙来了》打响知名度的十年里,大陆娱乐节目发展迅速,大手笔的制作投入和创新的节目形式获得了观众的青睐。《我是歌手》《全能星战》等节目更是红透两岸,岛内电视台也争相购买版权。
对此,蔡康永认为,有些岛内媒体人担心大陆娱乐节目“抢占地盘”实属多余,“我和小S就是看各种各样的节目长大,各种来源的想法碰撞在一起,才会有更多火花;不同的风格才能更丰富我们的娱乐世界”。
(自力 赵君)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