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言:“海归当农民”是价值多元的最好注脚

05.01.2015  11:38

  2015年新年前一天,北京朝阳崔各庄乡何各庄村的一片大棚里,一名青年正忙着给刚摘下的蔬果打包。他叫王冕,80后海归,这片440亩农场的主人。2003年,王冕大学毕业,学的是计算机专业。2007年,王冕在法国取得两个经济方面的硕士学位。2010年,他辞掉法国的工作,放弃移民加拿大的机会,回到北京。2012年,他又辞掉了年薪40万的房地产审计工作,种起有机草莓。(1月4日《新京报》)

  “海归”在普通人的眼中理应是什么样子?应该进入公司当高管,衣着得体而体面;应该创办自己的事业,收获丰厚的人生财富;应该成为“人上人”,不应该在土里来土里去。而王冕却独辟蹊径,不仅让普通人大跌眼镜,更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了完美范本。那就是,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应该随波逐流还是忠于内心。王冕无疑是幸运的,他选择了在京郊当一个“现代农夫”,其家长并没有指手画脚。他的选择来源于他的内心,没有跟着世俗的眼光下去,走上一条俗世之路。而这本身就是价值多元时代的最好注脚:每个人都应该有着属于自己的选择,也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价值多元的精髓在于尊重别人的选择,只要别人的选择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没有干涉到自己的利益。那么,这样的选择和人生道路就是应该被尊重的。即时这样的选择与众人的眼光不一致,但别人也不能指手画脚,更不能提出道德批判。王冕是一名80后海归,他可以选择多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其最终选择了“现代农夫”的生活,这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自由。而对于其他人来说,面对这样的选择,有多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慨呢?我们每天都在“家——单位——家”的固定轨迹上行进,这样的生活到底是不是你内心渴望的?每当出现这样的新闻,就该扪心自问一次。

  在此之前,还有这样的一对“神仙眷侣”。他们就是唐冠华和邢振,他们夫妻两人在青岛崂山的森林深处希望构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家园。所以生活用品都是亲手制作,衣食住行都靠自己的双手。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五年之久。像王冕的选择一样,唐冠华和邢振的选择显得更为离经叛道,因为他们放着现代文明不去感受却躲进深山内,过着自给自足和与世无争的生活。其实,在感慨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佩服他们的勇气和魄力吧!因为如果你这样选择,你的家人注定会起来反对吧!而这就是价值选择领域最大的障碍。家人以及周围人的批判往往是价值多元的绊脚石。

  选择,是对于每个人生命中不能缺少的题目。王冕的选择,唐冠华和邢振的选择,其实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尽管,更多的时候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释然,却应该尊重这种选择背后的价值取向。因为大千世界本身也正是由于多了这样的选择多元而丰富多彩,如果仅仅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我们注定将会走在一成不变的道路上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