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莉:“让座纠纷”不只是道德问题

30.01.2015  15:01

  据黑龙江电视台报道,1月24日早上,长春市民杨女士乘坐154路公交车去中东大市场,在公交车上因为没有给一位老人让座,被这位老人一顿暴打。(1月30日光明网)

  公交车本是安全快捷的公共交通工具,但是近年来关于公交车暴力“让座纠纷”事件让公交车变得不再那么安全。不论是让不让座,似乎在部分人看来总有不对的地方。近日,一名女子因为闭目养神没有给老人让座,继而被这位老人暴打。笔者认为,“让座纠纷”不只是道德问题。

  老人对不让座女士暴力相向该受到道德谴责。当事人杨女士因为身体不舒服在公交车上闭目养神,却突然被一位老人揪头发、辱骂,甚至脚踹、扔包。对此,笔者有个疑问,公交车上确实有特需座位,但通过事件来看,杨女士处于弱势,老人处于强势,恐怕当事人杨女士更需要座位。再者说,不论是司机还是其他乘客都证实了老人打人的事实,打人的老人处于道德的“谷底”。

  此外,“让座纠纷”不只是道德问题。让不让座本该属于道德问题,但辱骂、殴打他人就已经不能止于道德声讨。就此案件来说,不管杨女士是否受伤,抑或是否造成严重后果,老人都侵犯了杨女士的人身权利。法律有明确规定,不能因为违法者本身的弱势属性就不按法律执行。如今,杨女士已到公交派出所报案,相信公安部门会给当事人一个公平交代。

  “让座纠纷”既涉及道德层面,又有关法律。道德问题就该用道德的方式解决,法律问题就该用法律武器解决。我们提倡让座,但不可以强迫;如果将道德层面的让座变成恶性争斗,就需要拿出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对于此案件,实该法律出面,莫让法律问题混淆为道德问题,纵容了一些人的暴力行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该相互体谅。只有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座纠纷”才会画上句号,社会才会更加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