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姝媛:拿什么拯救你,高校“更名潮”?

16.07.2015  12:00
原标题:王姝媛:拿什么拯救你,高校“更名潮”?

  原标题:王姝媛:拿什么拯救你,高校“更名潮”?

  大学“更名之风”近年愈演愈烈,据媒体统计,6年间我国共有472所高校改名字,占高校总数的23%。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问卷网,对2004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结果显示,64.9%的受访者直言高校改名是“换汤不换药”的“面子工程”,67.7%的受访者认为高校改名是为了增强招生吸引力,64.8%的受访者建议高校与其忙于改名不如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中国青年报》)

  “学院”升格为“大学”,或摇身一变成为独立院校,又或者更名、组建、新建,高校热衷“更名大战”,自身尝到了甜头,却让不少的家长和学生乱了分寸。去年,更换新校名仅3年的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再次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因为校名相似,一位武汉理工大学的新生竟然跑到武昌理工学院报到,甚至有考生报错了学校。而日前,四川省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成为新“川医”,遭老“川医”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不少校友反对。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各大高校陷入“更名潮”的怪圈?

  依靠“更名”提升院校级别,教育功利化是动机。行政化、功利化、经济利益最大化侵蚀着科研教学领域。依靠“换汤不换药”的“更名”就能实现院校级别、领导行政级别的提升,我们的评级标准难道就停留在“面子”上吗?依靠“更名”就能增强招生吸引力,实现经济收益的提升,我们的高校竟无一点人文精神可言吗?要想摆脱这样的“功利怪圈”,我们应该引导各大高校淡化行政化的评价体系,把重点放在培养高质量毕业生上来,将实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作为长期目标,把教育从功利化中解救出来。毕业生更应修正价值观,择校时应更加全面的考虑分析,同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通过大学教育提升自身竞争力上来。

  依靠“更名”提升知名度,信息不对称是根源。对于大多数高考毕业生来说,了解一所高校多是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报考指南》等一类书籍,或者靠从熟人那里道听途说。高校并没有完全利用好网络平台为广大考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就形成了教育中的信息不对称。考生掌握的信息贫乏,处于不利地位,往往很难全面地了解一所学校。一些高校正是利用这一点掩人耳目,靠“更名”扩大知名度,实现自身发展,却使得一些考生报错学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建立高校网络档案,不论几经“更名”,都拥有自己的一张“身份证”,为考生提供便捷的平台、有价值的信息,实现教育信息公平化、对称化。

  依靠“更名”获得更多教育资源,分配不优是根本。俞敏洪曾说:“高校资源平均分配不会拉低名校学生水平”,当然,就我国高等教育现状而言无法实现绝对的平均分配,但为了防止有的高校为获得更好的办学资源而踏入“更名潮”,我们要杜绝“看名分”分配资源的现象,尽可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基于我国高校发展现状,根据现有教育资源制定合理的分配标准,在高校这个范畴内充分协调教育资源中人力、财力、物力在教育活动中的分配比重,科学实现高校间或高校内的有限资源的共享,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教育资源分配优化。

  利益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更名”也不是“万能钥匙”,更名之风不可助长,提高实力、塑造人文精神才是高校发展的最终方向。让教育远离功利,让信息、资源实现公平优化,让高校依靠努力提升科研水平、教学水平来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