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亮:轻轨不是上班族的专列

17.06.2015  11:59

  昨天早上,70岁的王先生和一名20多岁的年轻女子因为争执闹进了派出所,争执的原因让他有点心酸又有点无奈。王先生和同伴到骨科医院看病。他乘坐3号线后换乘1号线,从小什字站出站时,这名素不相识的年轻女子责备他们,“老年人不该在7:00—9:00的早高峰期和上班族抢轻轨!我父母就从不这样!”(6月16日《重庆晨报》)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包括轻轨在内的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属于社会公共资源,人人都有共享的权利。报道中的年轻女子,责备王先生不该在上班高峰期与上班族抢轻轨,是一种无理指责,也折射出对老年人的歧视,需要予以纠正。

  诚然,从现实境况看,由于国人上班时间都集中在早7点至早9点,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拥挤现象。对于这一现象的出现,显然不是老年人造成的,而是上班族集中搭乘的结果。那么在答案很清楚的情况下,不少上班族为何会把抢轻轨或抢公交的矛头指向老年人?笔者以为,这是由他们的价值取向和看问题片面造成的。在这些上班族眼里,自己赶着上班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人都该为其“让路”。特别老年人又不用上班,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何必专挑这高峰期来凑热闹?其实,他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老年人不用上班,就不等于没有重要事情去做,就不等于不需要卡点出行。比如,身体有病前去就诊,比如上老年大学,比如送孩子上学等等。这一桩桩哪个不重要,哪个又不需要卡点?平心而论,老年人在上班高峰期所谓去抢轻轨,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无奈,甚至他们要去办的事比上班还重要。否则就凭他们的年龄和身子骨,谁会闲着没事去受挤?

  如果上班族读懂了这一些,返回头来再看老年人乘轻轨,就不会觉得他们是来凑热闹,就会在理解和体谅中接纳他们;当然,老年人也同样应该理解和体谅上班族,如果没有非要卡点去办的要事,就尽量错开上班高峰期出行。如此这般,才是双方都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总之,在高峰期出现轻轨拥挤现象,不是单方面造成的。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在高峰期加开班次、宏观调控错时上班,仿佛没有其他捷径可走。但是,在没有做到这一点前,谁都无权指责其他乘客,更不能以歧视态度对待老年人出行。须知,轻轨不是上班族的专列,人人都有共享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