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以道德赢得人心”要有实招

12.05.2014  11:2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河南考察时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5月11日新华网)

  老话说得好,“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领导干部要以道德赢得人心,要模范地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实招。

  一则,要践诺。汉语中关于信守承诺的成语众多: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言出必信。政府对群众,要信守承诺,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履行,不能向群众开空头支票;民生为先,必须得看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官一方,不能新官不理旧事;群众路线教育,不能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对于官员,与群众打交道,要一心为民,但不能信口开河,随意许愿,当脚踏实地,倾心为民办实事。民无信不立,政府与官员的践诺,关乎民心的向背。民心不可欺,欺一时只会积怨增之一份,久之必成大祸。践诺,是官员赢得民心的道德之首,一刻也不能忘。

  二则,要公平。党和国家的政策需要通过干部去执行,落到实处。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效率,更要有公平。民不患贫,而患不公。国家的低保政策,本是照顾弱势群体的托底保障,干部就不能优亲厚友;发展的红利要与民共享,就不能先顾着自己发奖金,不考虑民生的不易;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打着为民的旗号,不能只优先自己人先分;好的就业岗位,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子女和亲朋好友……当然,政策及制度的设计,也必须顾及到不同群众之间的社会公平,不能对富豪点头哈腰,对着穷人就颐指气使。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一碗水要端平,天秤要扶正。

  三则,要廉洁。郭允礼的《官箴》中有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党员干部要树立威信,不能靠股屁决定脑袋,要靠廉洁,要靠才德。对于一个官员而言,失去了廉洁,其德就无从谈起。官员的廉政,也许是说得最多的,也是群众最为关注的事。腐败要惩,亦要打预防针,要靠制度约束,“打老虎”又“拍苍蝇”,亦需要个人克制自己的贪欲,常思贪欲之害,手莫伸。

  四则,要自重。媒体时常曝出一些官员做出失德之事。诸如有官员腐败堕落,坠入温柔乡,生活作风糜烂;有的嗜赌吸毒,害人害己;有的甚至不孝敬父母等等。俗话说的好,身正不怕影斜,正人要先正己。干部要说服他人,就得先作出榜样,懂得自重、自爱、自律,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植观。一个人,不一定都能成为楷模,但至少要问心无愧。

  干部以道德赢得人心,就得守住底线,“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