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垃圾分类,一个巴掌拍不响
日前,记者在广州东风路沿线调查分类垃圾桶使用情况,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将垃圾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别投放,而是哪个垃圾桶离得近,就扔进哪个垃圾桶,矿泉水瓶、食品袋、早餐残余、纸巾、口香糖等垃圾混在一起。(4月6日《人民日报》)
居民随意丢垃圾,没有做好垃圾源头的分类,是一个问题。原本有些居民尝试将垃圾分好类,但在垃圾清运过程中又重新搞混,让人失去继续将垃圾分类的信心,觉得自己将垃圾分类是在做无用功。这是另一个问题。再有,管理偏软。譬如,昆明从2005年11月20日起开始实施《昆明市城市垃圾管理办法》,可8年没开一张罚单。在笔者看来,垃圾分类要做好,做实,成为人们生活的习惯,一个巴掌拍不响,需要多方齐努力。
政府主导的力度应更大些。从现行的垃圾分类试点来看,虽有相应的管理办法,也有处罚措施,但大多形同虚设。当务之急,得让管理办法走出纸面,落到实处——该管的要管到位,该处罚的不要手软。此为其一。其次,垃圾分类处理,完善好硬件设施,既要安装有可供分类投放的垃圾箱,也要有方便不同垃圾分装的运输工具。这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并将之纳入城市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中去。再者,对于垃圾分类后的处理,除了市场的调节,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让从事垃圾分类处理的企业有利可图,让资源得到再利用。
要培养市民把垃圾分类的习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良好的习惯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垃圾分类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孩子们行动起来,以小手带大手。当然,更需要从大人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可不要让大人不良的习惯影响了孩子。在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还要辅之以“纠错”的办法,要有股“较真”的劲头。这方面可以发挥社会和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习惯虽难改,但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的提醒、督促,必然会大有改观。
避免垃圾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混合。如果市民把垃圾分类出来,在运输环节又搞混,市民只会觉得自己分类的劳动不被重视,被浪费了,也就会失去坚持分类的动力。对运输环节的问题,既要完善相应的设备,更要严加管理,防止图相关人员图省事而做无用功。
垃圾分类,好事要做好,做长久,不能总是试点再试点,各方都得下力气去做好自己份内的事,避免用一个巴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