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救灾,一个灾民都不能错过!

25.11.2013  12:13

  22日凌晨2时40分,中石化青岛开发区输油管线破裂造成原油泄漏,流经地下雨水涵道后入海。22日10时30分左右,雨水涵道和输油管线抢修作业现场相继发生爆燃。截止24日中午12时,死亡人数已上升至49人。救援过程中,青岛政府规定当地受灾居民需凭身份证、暂住证或房产证领饭,李华玉老人因暂住证过期而领不到饭。(11月24日人民网)

  灾害带给人们的伤痛是那样的沉重。故事发生后,我们能看到紧急抢救伤员,安抚受灾群众等消息,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民生的安慰。当我们还无暇去追究事故责任的时候,救灾、救人是第一信号。在救灾过程中,有消防官兵们的英雄,有市民的配合,这是责任的担当,令人动容。

  灾难发生后,民众是最为恐慌的,也是最无助的,他们需要帮助。救灾物资往往有限,也应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所以,在救灾过程中,总会圈定接受帮助的对象,不能让非灾民来领取救灾物资。笔者认为,越是紧急关头,越要保持清醒与秩序,不然就会乱作一锅粥,会影响救助。

  只是,因为有这样或那样的规定,会让一些真正的灾民被圈在了救助的范围之外。李华玉老人就因暂住证过期而领不到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更是救灾过程中的一个疏忽。要知道,对于真正的灾民而言,领不到救助物资,那可能是天大的事,肚子将饿着,生存无法解决。在救灾过程中,如果力所能及,对民众的救助应宁多勿缺。对很多人来说,一个盒饭算不了什么,但对真正的灾民来说,那就是全部,是活下去的希望。

  一次疏忽,可以原谅,可以包容。但在制度设定层面,对灾民的安抚救助,特别是让人保有基本生活的吃饭、穿衣、御寒等,应保着宁错勿缺的姿态。再说了,发错了,那也只是吃了一碗盒饭。而且,公道自在人心。借灾揩油蹭饭的人,总归是会揭露出来的,其良心也难得安宁。

  救灾,照顾好了大多数,也切莫忘了少数人,要一个灾民都不错过。救灾制度要维护公正,也要不失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