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漂白了藕,漂黑了心

30.04.2014  12:34

  白皙、鲜嫩的莲藕,常被人用来和美女的玉臂相比较。但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当下这种又白又嫩的莲藕,可能是被美容过的。记者连日调查发现,莲藕市场上有一个几乎公开的秘密——拿柠檬酸美白莲藕,而且商贩对莲藕使用这种有防腐、保鲜效果的食品添加剂时,是毫无限制地“涂撒”。(4月29日《温州都市报》)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是消费者对问题食品的愤怒与无奈。据专家称,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可能导致低钙血症。用柠檬酸漂白藕,可谓是漂白了藕,漂黑了心。

  对商家而言,漂白了一批品相不好的藕,然后卖掉,自己得到了小利,但那赚的是黑心钱。更何况,在信息如此透明,传播如此发达的今天,漂白藕带给消费者的伤害岂能瞒得住。久之,那种漂白藕的行为必定是害人害自。一来,消费者知道漂白的藕有害,便不会再上当受骗。如今,市场供应充足,消费者没必要非吃藕不可,完全可以转向购买其他蔬菜。如此,必将带来藕的滞销,甚至让守法者商家与藕农跟着遭殃受损。二来,商家在销售环节漂白藕,是失信行为,最后只会失掉消费者的信任,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柠檬酸漂白藕,消费者除了愤怒,更期待商家能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期待监管部门更给力,净化市场,好吃得更放心些。首先,要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制约害群之马。春江水暖鸭先知。问题食品,最先知道的必定同行的生产者与销售者。我想,完全可以通过行业协会进行适当干预:对销售环节漂白藕的商家停止供货,或者对生产环节漂白的藕不予承销等,以此制约那种失信行为。这需要行业协会的完善与科学管理,更需要商家们的自律。

  其次,市场监管者要尽心履责。一来,要建立食品安全的信息网络,让那些问题食品出了厂,或进了市场就能被发现,被查处,不要等问题食品跑遍了整个市场才被发现。二来,打击问题食品要铁心硬手,要让违法者倾家荡产,以警效尤。三来,市场监管要先行一步。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查处,打击非法行为,不能等违法行为成了公开的秘密,监管者还不知道,或者充耳不闻。等消费者吃出了问题,吃坏了健康,吃出了人命才来救急、管理,代价太大了。对监管者而言,监管滞后或迟作为,也是一种失职。

  食品安全屡屡成为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那是老百姓的渴望。构建食品安全,要有制度上的完善,还有赖于市场主体的“自律”,以及监管者“认真”。各方不要等待,不要观望,当知耻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