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让酒精远离“心肝宝贝”

23.05.2014  12:16

  5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酒精对特定人群的影响”研讨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在公布完《我国三大城市青少年和孕妇饮酒状况调查报告》的结果后,向全社会呼吁:“应提高家长对未成年人风险饮酒的认知程度,加强对子女饮酒行为的相关教育。”(5月22日《中国青年报》)

  父母待孩子,总是疼爱有加,爱之胜过自己,称孩子为“心肝宝贝”习以为常。酒精容易伤肝,醉酒尤损,这样的常识家长们也都知道。只不过,亲朋好友一聚会,免不了要多喝。酒桌上兴头一起,为了让孩子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往往令其端起酒杯敬酒;或者想让他人见识一下孩子对父母的敬重,时有让孩子替家长喝几杯。如此一来,聚会是热闹了,亲情也体现了,面子也有了,但酒精却伤了“心肝宝贝”的肝了。

  让酒精远离“心肝宝贝”,父母要设定自我的底线,坚持不让低龄的孩子触碰酒精。这一条,无论是面子,还是其他,都应守牢,不能逾越。

  让酒精远离“心肝宝贝”,要破除对酒桌文化的误解。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斗酒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些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提出了酒量的条件。有些家长让孩子过早地喝酒,恰是受了社会风气之影响,以为喝酒是一个很好的交际手段,能喝酒就能打开局面。实则未必。唯有诚信,那才是最好的交际办法。当然,酒文化中小酌怡情,虽是无妨,但要考虑到“酒后不开车”,让孩子从小远离酒精,是为上策。

  让酒精远离“心肝宝贝”,家长要做出榜样。爸爸去哪了?不要去喝太多的酒。如何做一个好爸爸?可不要总是醉醺醺地回家。尽管家长酗酒往往会成为反面教材,让孩子远离酒精,但家长还是应洁身自好,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