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防止“好心”的负效应

25.12.2013  11:15

  在ATM机前排队取钱,明明只有几个人,却硬生生地等了很久。一问才知,银行在搞活动,客户凭10张ATM操作回单可领纸巾或香皂,一些大爷大妈专程为礼品而来,在ATM机上存了取、取了存,甚至1000元分成10次取,急坏了真正急需取钱的人。22日,温江柳城大道建设银行网点发生如上一幕。(12月24日《成都商报》)

  这是推广ATM机而作的宣传活动,结果却造成更长时间的排除等候,可谓是“好心”产生了负效应。

  在影视剧中,时常有人见义勇为抓小偷或路见不平出手相助的场景,一番追逐之后结果发现人家是正在拍电视剧。这样的“好心”,让人忍俊不禁或者莞尔一笑。想想,如此“好心”只不过是破坏了人家的剧情,还可以重新拍过,负效应不自太大。可现实生活中,有些“好心”办了错事,引发了负效应更值得警惕。譬如,有人心怀善念而对放生一些动物,可由于处理不当,结果放生变成了“杀生”,或者是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

  在笔者看来,一些负效应的出现,并不是否定“好心”的理由。我们需要做的是,怀有一颗“好心”,辅之精心操作,注意细节,科学管理,避免不必要的负效应。这不只是银行推广ATM机时要注意,在社会各项事务的管理中,也当有所体现。

  社会管理中,如何防止好心引发负效应?一则,要有事先的周全考虑,让制度规则的设计更科学,预判到可能会出现的负效应,并予以提前防范。让制度更严谨,是防范好心产生负效应最需要的。二则,要多听取民意,防止好心误入歧途。老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可顶一个诸葛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多听取民意,吸取多方意见,可以防止好心误入歧途,产生不必要的负效应。三则,倡导社会讲规则、讲诚信。让规则说话,让诚信成为主流,有助于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