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善待民意无碍制度的严谨性

28.04.2014  10:15

  昨日,一位已怀孕四月的准妈妈,准备在成都东站汽车客运站乘车回郫县,因担心安检门有辐射对腹中胎儿产生影响,希望不过安检门,从员工通道绕行进站。然而,车站方表示,根据主管部门要求,车站要形成唯一的安检通道,旅客进站都要通过安检门。最终,这名准妈妈只好转乘地铁,然后换乘公交返回郫县。(4月7日《成都商报》)

  孕妇担心胎儿健康想绕道进站,车站方坚持原则予以拒绝,两者虽都没什么不对,但这件事情毕竟没能得到有效解决。进车站过安检是为了保障大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孕妇腹中也是一个生命。在民众对于辐射是否影响胎儿健康的担忧未消除之前,理解他人的难处、照顾他人的感受,这不失为一种善举。更何况,面对这种情形,多数人也会予以理解。这种解人之所难的善意也不会妨碍制度的严谨性,却更能凸显相关部门以人为本、注重服务的意识。

  一项措施既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又是为了公众利益着想,这项制度自然有坚持的必要。但凡事都有例外,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依然坚守制度固然没有错,但这种执着却很可能对当事人造成诸多不便,甚至会造成一种“善意的恶”。孕妇担心过安检时会有辐射,于是提出走员工通道进入,这种需求再正当不过了。即便过安检门造成的辐射小之又小,但孕妇的担忧却也并无道理。如果因一味地坚守制度而给孕妇造成心理上的恐慌,这怕是谁也不希望看见的。制度的执行既然是为公众利益考虑,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出现特殊情况时该怎么办。很显然,车站方其实只是在坚持已有的制度,却并未从心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否则,也不会僵硬的执行上级要求而不知变通。

  前不久,南京市一孕妇因为居住楼道内的WiFi辐射彻夜难眠,孕妇家人于是要求全楼住户关闭WiFi,但这一做法却遭到了民众的一致吐槽。究其原因,对辐射的无知和过度扰民使民众产生了反感。可见,对于辐射的危险性,孕妇在不了解的情形下统统都认为会对胎儿造成伤害,这也是两起事件发生的原因。如何消除民众对于辐射的误解,尤其是孕妇的不必要担心?这应是有关部门认真考虑的。车站作为公共场合,是否可以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通过科学说理,来消除部分人的担忧。这样既普及了常识,也能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麻烦。

  说到底,这是一起民意和制度之间的小小摩擦,虽没有造成不良后果,但毕竟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制度要充分考虑民意是其一,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应当充分理解孕妇对辐射的焦虑,并及早采取行动来消除民众的这方面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