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小学生生日送礼何以成“规定”?
小华(化名)在市区江南某小学读二年级,班上有个不成文规定:班里有谁过生日,都要给全班小朋友送礼物。小华妈妈毛女士和两个相熟的妈妈一合计,决定开车组团到义乌去采购,共计花掉8000多元。小华的班主任表示,让同学之间送礼物的初衷是让孩子学会分享。可礼物越送越贵,家长感叹:太累了。(6月10日《钱江晚报》)
小学生过生日时分享礼物给他人,如果是学生之间的一厢情愿,既有助于增进彼此感情,又能使学生学会分享。但当这种行为被冠以教育的名义,并且还在教师的不经意引导下成了“不成为的规定”,势必就会失去原本的教育意义。应当看到,小学生之间送礼之所以成为家长一块心病,与教师的错误引导有着直接关系。
这位班主任在有同学分享礼物时都会发短信告知家长们,并在班上强调同学们也要懂得付出。这一行为虽是以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分享为目的,但采取的方式却适得其反。试想家长们看到老师的短信,心中肯定会对礼物的轻重形成自己的认知。等到自己孩子生日时,分享给其他同学的礼物自然不低于甚至高于先前同学送给自己的。一来二去,学生生日要送礼物成了一种“规定”,家长也因看到他人送的礼物而想法稳住面子。于是礼物越送越贵重,直至学生为此苦恼、家长也感到吃不消。
尽管这位教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教育过程中好心办坏事的情境并不鲜见,教师的不妥之处正在于错误的把学生之间互送礼物当成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分享的一种方式。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因为教师选择错了强化某种行为的对象,所以才导致一个错误结果的出现。也许因教师教育方式不当而产生出新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到不可更改的地步,况且教师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透过这件小事,折射出的是当下学校教育中的一种常态:既教师认为是对的,就教育学生要如此行事。等到最终出现负面结果,教师一句“我也是好心”并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教育过程不是不准教师犯错,只是不能让“好心办坏事”掩盖了教师应当遵循的教育规律和应有的教育反思。
对学生心理缺乏了解,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相割裂,同时又缺少对教育行为的必要考虑。如果教育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出现负面效应的可能性也许会更大一些。笔者从不怀疑教师是全心全意是在为学生付出的,但仅仅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好老师”还不够,因为“好老师”也可能会犯一些低级错误。只有真正静下心来思考教育问题,在于学生的交流中打开自己的思维灵感,由此寻找到的教育方式才真正暗合教育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