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绒玩具“拐”走一串孩子 记者扮“坏阿姨”诱拐实验

21.01.2014  13:46

   近年来,儿童被拐卖的案件没少发生,目前正值寒假,小孩子的安全问题又敲响了警钟。英国电视台曾做过一次实验,骗走一名儿童最短竟然只需33秒。小孩子真的有这么容易被骗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与实习生白小菊走进了南昌市某幼儿园,针对2~6岁的小朋友,进行一次“诱拐实验”,看看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是如何应对记者与实习生所扮演的“坏阿姨”的。

孩子和记者牵手走向校门

  场景1

  两个毛绒玩具拐走一大批孩子

  为了做这个“诱拐实验”,记者事先和老师及园长作了沟通,选该园大中小班各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了让孩子放松警惕,实验定在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老师会带随机挑选的孩子到操场的另一边玩耍,并告诉小朋们,老师现在有点事离开一下,等下回来跟他们做游戏,并叮嘱他们不要乱跑。然后,“坏阿姨”出场。

  第一批接受测试的是10个来自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他们年龄大约5岁半。实习生白小菊扮演的“坏阿姨”带着两个毛绒玩具走向小朋友,还没等她开口,就有不少小朋友围上来,目光聚焦在这两个毛绒玩具上。“我想玩这个”一位小朋友按捺不住,白小菊顺势把毛绒玩具给了这位小朋友玩。

  看到这个小朋友得到毛绒玩具,别的小朋友也争着抢着要玩。当白小菊告诉小朋友只带了这两个,谁想要的话只能跟着去门口的车上取时,小朋友们没有多想一哄而上。不到一分钟,10个大班小朋友全被白小菊“拐”走了。

  当记者询问小朋友们为什么跟着这位阿姨走时,小朋友们单纯地认为“这个阿姨长得一点都不像坏人”、“她有好多玩具”。

  场景2

  小朋友连番发问,“坏阿姨”差点招架不住

  在轻松“搞定”大班小朋友后,白小菊将目标锁定在3岁左右小班的小朋友身上。“坏阿姨”白小菊这次还是用同样的方式对小朋友们进行玩具诱惑,可是效果并不理想,心动的小朋友并不多。最后她使出了“杀手锏”——平板电脑,效果果然不一样,一些不为玩具所动的孩子们对平板电脑产生除了极大的兴趣,白小菊认为能把这些孩子带走。可是小朋友的反应让记者与白小菊大吃一惊,小朋友们“心动但不行动“,几乎都没有去拿娃娃和电脑,最多也只是摸一下又将小手缩了回去。甚至还强调,“我家也有好多玩具,我妈妈会给我买的。”“我家也有平板电脑,我不要你的。”

  “坏阿姨”白小菊决定再测试一下,记者又找来了10名小班的小朋友。吸取了上次的经验后,白小菊这次决定双管齐下,玩具和平板电脑一起“出击”。当白小菊刚靠近这群小朋友时,一名小朋友就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啊?”白小菊说她是这里新来的老师,另一个小朋友追问道“你家住哪里啊?”白小菊对于孩子们的警惕心表示惊讶,回答就住在附近的。可是听完她的答案后又有小朋友补充道,“我家也住附近,好像没有见过你哎!”

  这群小朋友的警惕和机智着实让白小菊“冒了一身冷汗”,最后她使出了浑身解数,才将5个小朋友“拐”走。

  “妈妈跟我说了不能跟陌生人走,你们有的我家都有,我不需要你们的。”“我才不跟她走呢,我不认识她,妈妈说有个小姐姐就是跟陌生人走没回来了,我不要回不来”……事后那些没被诱拐的小朋友面对记者采访时说道。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