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受邀来鄱做“犯罪心理学”专题讲座

22.04.2015  19:14

 

   

4月18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受邀为鄱阳县公安局民警举行“犯罪心理学”专题讲座。副县长、公安局长丁成军和全体班子成员,各科所队长及非值班民警500余人一起聆听了讲座。

李玫瑾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重特大犯罪案件的主犯进行过专门调查与分析,由此提出预防犯罪要从未成年人教育抓起的论点,对于犯罪预防、尤其是对犯罪心理解析具有独到见解。出版过《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研究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等学术著作,且经常参加央视的《今日说法》、《法治在线》以及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等栏目进行解说,广受听观众欢迎。

讲座上,李玫瑾教授首先从社会层面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研究犯罪心理学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谁在犯罪、知道如何犯罪、分辨异常犯罪、了解心理疾病”系统介绍了犯罪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让现场听众更容易理解,她把人的心理生动形象比喻为电脑,每个功能看作电脑的相关部件,逐一剖析犯罪心理的构成、种类、特征和犯罪变化机能等内容,从生理基础、心理发展、意识活动、认识活动、情绪或情感、个性或人格等方面,全面具体地讲解了犯罪心理的构成,并由此导出如何通过早期的教育、家庭的影响和社会的引导等努力来积极地改善人的心理状态,从而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犯罪现象。李玫瑾教授把犯罪人群分为危险人格和危险心结两大类,并结合全国著名的白宝山杀人案、吴若甫绑架案等一系列典型鲜活的案件,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这些犯罪人群的特征,并指出了犯罪现象与其人格心理、家庭教育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