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舆情观察:“牛奶河”治理需建立长效机制

24.08.2015  11:22
原标题:环保舆情观察:“牛奶河”治理需建立长效机制

一、事件概述

8月4日和8月20日,九江电视台三套和新浪、网易等网络媒体相继有网友发微博曝光,江西河遭污染变牛奶河,河水浑浊不堪,让人不忍直视,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据报道,这条牛奶河位于九江庐山区海会镇园艺场的附近,河水里面夹杂着大量泥沙最终流入鄱阳湖,在鄱阳湖的入口,大量沉淀物清晰可见。而河水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在开采土矿过程中,没有做好保护措施。

图:8月以来“牛奶河”关注度走势图(单位:篇/条)

二、当地环保部门及时进行应对

8月5日,针对媒体曝光该地段河流受污染的情况,九江市环保局对相关土矿未进行环保验收的行为下达了停产整改决定书,8月7日市环保局下发《关于对石材加工及瓷土矿开采企业加强监管的通知》的督办函,要求庐山区、星子县、鲁山管理局对辖区内石材加工及瓷土矿企业存在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8月20日,“牛奶河”再次成为网络舆情热点后,在8月21日上午,九江市环保部门牵头在海会镇召开了整治协调会,并去现场查看了污染情况。表示将督促县区政府采取系列措施对相关企业进行全面整治。

三、媒体称“牛奶河”是无法漂白的环保责任

关于“牛奶河”的现象,近半年来,此前其他地区也多有报道。

7月12日,黄岩区北城街道浦西村至马鞍山村河段有大量浑浊泥浆水,河水变成了乳白色,小河道成了“牛奶河”。

7月11日,南京大厂区下营陈村村民发现平时用来浇灌菜地的小河变成了“牛奶河”,同时伴有刺鼻的气味,而且河水直流长江。

7月4日,昆明新运粮河道被污染,河里一直流着乳白色的河水,变成“牛奶河”。

牛奶河”是无法漂白的环保责任

千龙网评论称,当“牛奶河”新闻横空出世,当“牛奶河”成为当地人挥之不去的阴影,此时,再有力的说辞,也是徒劳无益的,唯有加强对环保责任的监管,更好地去维护好我们当下的环境,让“蓝天白云绿水”不至于是一种遥望的奢望,才是一种更“接地气”的举动。那我们不妨以昆明这“牛奶河”事件为契机,转变当前的政绩考核方式,构筑起环境的安全防护网!

莫让“牛奶河”“二次污染”政府公信力

云南网评论称,环境保护,体现着政府的发展观、政绩观和利益观,环境质量的高低检验着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破解公信力被“污染”的政府信任危机,要求各地政府要把环境保护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上,采取切实措施,加大防治力度,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四、网友称看后心痛,污染并非一朝一夕

随机抽取100名网友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图: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抽样:100)

要严厉查处,严惩不贷(41%)

@愚人MM:对于这种污染一定要严厉查处,毕竟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younger:“想知道是怎么污染的,对于责任方,希望尽快查处。河流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破坏并非一朝一夕(25%)

@宪王子小狐狸:“不但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鄱阳湖里的鱼儿和候鸟们的生存更是直接受到威胁,鄱阳湖的生态破坏并非一朝一夕,如果连自己的家园也守护不了,是我们无能!

心痛,要把家园建设好(18%)

@老羊:“南京流血又流“”,还有干净的吗?要把自己的家建设好!”

@小懒:“看了这样的图片,就是感觉很心痛,再回到原来的青山碧水是不是很难了,真心的想把家园保持好,建设好。但是看到这么多让人心痛的画面,却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企业责任心不够(10%)

@云里雾里:“很多企业已经丧失了社会公德,而监管不力、生态环境的恶化仍在继续。

@米雪:“企业在向河水排污的同时,责任心在哪?公德心在哪?这绝对不是光罚款就可以解决的。

其他(6%)

@张无意V:“河流成了下水道。

五、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半年来,“牛奶河”事件频发。而“牛奶河”的出现并非一朝一夕,当地人对此尽人皆知。如果环保责任到位,如果环保措施到位,如果环保监管到位,“牛奶河”必然是不会出现的。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面对已经发生的事实,公众不需要曝光后相关部门的应对技巧和有力说辞,而是需要治污后能见的效果,让“清澈河流”不再是奢望。公众真正担忧是在相关部门平息了“牛奶河”的舆论愤怒后,是不是就没有下文。毕竟河流治污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建立长效机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