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都没过的企业怎么屡屡获奖

20.05.2015  19:25

  “法治失灵”的现象或许并非个案,透射出一种深刻的现实龃龉:一些中央的宏观大政、法律规则与地方利益发生矛盾时,后者的反制与掣肘可能会让前者铩羽而归。

  十八大后,环保部加大了“生态文明”相关执法,多少“GDP至上”在环保部的环评生态利剑下,退避三舍。可是,在陕西汉中汉江边的一座美丽的小县城里,环保部的几道“禁令”,竟然挡不住一座污染大户的长驱直入。

  5月19日,新华网报道了位于勉县的这座钢铁厂的“牛气冲天”:任凭你环保部屡屡否决环评报告,我是开工不误、获奖不断。国家最高环保执法机构的禁令,在山高皇帝远的小县城里,形同一张废纸。多次喊停却我行我素,把环保“利剑”当“牙签”剔牙缝,这违法的胆儿也忒大了。

  这家被称为“汉中钢铁公司”的污染大户,近年来多次被当地居民举报、被媒体曝光、被当做反面典型成为大学生调研对象,连环评“准生证”都没有,最终还是“超生有理”,屡屡获奖——只因它是省市重点经济项目。当地网友戏称:“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是大晴天站在汉江边上,却看不见近在咫尺的定军山。

  “法治失灵”的现象或许并非个案,透射出一种深刻的现实龃龉:一些中央的宏观大政、法律规则与地方利益发生矛盾时,后者的反制与掣肘可能会让前者铩羽而归。在这场博弈中,环保部占据了法治与道义优势,这使得地方不敢直接采用“硬碰硬”的方式;但后者却占尽了地利与执行优势,一边虚与委蛇,一边使出“拖刀计”,成为最后的“赢家”。这种现实的矛盾并不罕见,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地方政府钱袋子吃紧的背景下,法治、生态这些代表着“抽象正义”的价值,很可能被指标、GDP、税收、财政这些“具体现实”所代替,从而束之高阁。这种情况并非个案,仅今年以来,环保部就披露了“三次致函查污未果,环保部约谈驻马店副市长”“严查环保数据造假打破地方保护伞”等信息,可见地方保护和制约有限,使得环保执法之路注定漫长坎坷。

  类似事情屡有曝光,从更高维度可看出:“依法治国”“生态文明”这些新政内容在落实过程中的阻力和空转,甚至可以说“宏大抽象的正义很容易被具体而微的利益所绑架”,这是当下改革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假如各地都或多或少出现“汉钢”这样“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岂不是历史又轮回到过去的老路上了?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经济的下行不仅牵涉经济,更可能影响方方面面,而这种全局影响所要承担的责任,更容易让地方政府提心吊胆。所以,在巨大的惯性选择下,结果很可能是“宁要牺牲环境的经济,不要经济凋敝的环境”。

  可是,这是转型中国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关口,即任何公共博弈,都必须以遵守和捍卫法律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