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和珅“真面目”:曾是八旗子弟中的出类拔萃者(图)

17.11.2015  16:06
原标题:揭和珅“真面目”:曾是八旗子弟中的出类拔萃者(图)

  原标题:历史上的今天:嘉庆诞辰 为何在乾隆大丧之日杀和珅

   在255年前的今天,1760年11月13日 (农历十月初六),清朝嘉庆帝颙琰出生。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第十五子。年号嘉庆,1795年~1820年在位。在位前四年是太上皇乾隆帝发号施令,嘉庆帝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嘉庆帝(1795-1820年在位)爱新觉罗·颙琰,清高宗弘历第十五子,满族。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名永琰,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五十四年(1789)被封为嘉亲王,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乾隆帝宣布第二年正月初一禅位,颙琰于是于次年登基,改元为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之昌陵。子五人:第一子未名夭;第二子宣宗;第三子敦恪亲王绵恺;第四子瑞怀亲王绵忻;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乾隆帝曾立过两位皇太子,都幼年夭折了,乾隆帝为此十分伤心,命令大臣不准提立太子之事,到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62岁了,已无法回避这个问题。永琰是乾隆的十五子,原本没有多大希望被选为太子,但这时乾隆帝在世的皇子只有6位,两个儿子被过继他人,可选择的只有4位,都不太成器,相对而言永琰为人比较忠厚,学习比较努力,行为举止也比较得体。最终他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秘密立为皇储。五十四年(1789年)又被封为嘉亲王。

   登基

  乾隆即位时发誓在位不超过祖父康熙,于是他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布了永琰的皇太子身份。第二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帝禅位称“太上皇”,永琰即位,改名“颙琰”,改元嘉庆。其后,朝政仍被太上皇乾隆帝控制,颙琰暂时居住在毓庆宫(后改名“继德堂”)。随着太上皇乾隆逐渐衰迈,受乾隆宠信的和珅逐渐揽权,嘉庆帝投鼠忌器,只能不露声色,韬光养晦,和和珅巧妙周旋。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太上皇死后,嘉庆帝开始亲政。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国丧期间拘禁,诛杀了乾隆晚年宠幸的贪官、权臣和珅,罢黜、囚禁和珅亲信死党福长安等人,但没有进一步扩大化,维护了王朝的稳定。 其历史功绩远不及其父乾隆、其祖雍正!

   历史点评: 嘉庆帝他惩治贪官和珅,肃清了吏治。他在位期间是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内忧外患此起彼伏,国内爆发了白莲教起义,清朝统治危机出现。他继续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清朝落后世界大潮,留下千古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