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田建长效机制服务“两个关爱”

25.08.2014  19:42

      珠田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建立关爱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长效服务机制,实施“五步走”方案,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主题实践活动。


  成立道德协会。该乡在乡政府设立志愿服务道德协会总会,同时在各村成立分会,具体负责“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主题实践活动。协会组织机构由有威望、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干部及村民代表组成,设会长1名,副会长1名,理事若干名;同时,制定协会规章制度,合理人员分工,做到有章可循、职责明确。协会通过分发《致全体村民的一封公开信》,向全乡群众发起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倡议,鼓励全乡群众积极参与,成为道德协会志愿者,鼓励志愿者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目前,全乡各协会已经吸纳协会会员达200多人。


  建立个人档案。协会发动全体志愿者,全面摸清协会范围内空巢老人(在农村居住生活、子女不在身边、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人)、留守儿童(农村中小学学龄阶段、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的基本情况,包括健康状况、困难诉求以及房屋状况、消防安全、监护人情况等资料,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建立档案,以便今后开展针对性服务。截至目前,该协会已建立档案500余份。

      设立道德台帐。协会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行动中,以户为单位,为每个农户设立一本道德台帐,对农户家庭道德评定工作,实行“月总结”、“季评议”。经评定审查后,好事实事,记入农户道德台帐,予以加分;反之对农户家庭成员不道德的行为,也要及时记入农户道德台帐,予以扣分;每季道德评议得分结果张榜公布,对好的提出表扬,差的予以批评教育。特别有意义的好事实事报乡政府备案。


  协调结对帮扶。协会针对每个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具体情况,按照不同的困难诉求,通过“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多种形式,促成了100多位志愿者结对帮扶,切实帮助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解决了有关生活、学习等衣食住行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实实在在的困难。对志愿者的热心服务,协会加以记录总结,整理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