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经理热推 市民却不买账 考虑风险承受能力

30.10.2013  12:59

理财经理热推 市民却不买账

基金可不可买?业内人士认为要考虑自己风险承受能力

  “幸好没有听信理财经理购买股票型基金,否则又被套了。”看着这两天的股市动荡,南昌市民徐女士暗叫幸运。原来,今年以来不少人开始关注基金,随着前期股市的飘红,股票型基金成了部分理财经理看好的产品。

  买不买股票型基金各有说法

  徐女士购买基金是从2007年开始的,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当时在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购买了一笔1万份,两个月就赚了3000多元;之后投入了7万元,至今还亏损2万4左右。”她说,自己算是对基金灰心了。“上周,理财经理告诉我近期股市还不错,建议可以买入部分股票型基金,看到电脑屏幕上飘红的股市确实有点心动。”徐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纠结了几分钟后,最后还是放弃购买。她说自己这次赌赢了,否则这两天变绿的股市或许再一次让她损失惨重。

  不过,对于徐女士的说法,她的理财经理小叶并不认可。“以前股票型基金确实是卖不动,但今年不一样,一些以往业绩优良且今年以来收益率还不错的股票型基金,营销规模不错。”小叶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客户中有人看好股票型基金的前景,销售情况好于预期。

  市民不敢轻易“”基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相比理财经理的乐观态度,大多数市民却和徐女士一样谨慎——不敢轻易“”基金,特别是股票型基金。

  有人推荐买基金,到底买不买?记者对周边20位朋友进行了小范围的调查,包括3位银行工作人员在内,除了两人正在做基金定投之外,其他人几乎都表示需要看情况考虑。“股票型基金不会考虑,股市涨跌无常。”其中有8人明确表示不会考虑股票型基金;其他人称不管什么类型的基金都不敢轻易“”,若是确实有行情,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才考虑是否购买。

  选基金要考虑自己风险承受能力

  “基金并不是买不得,而是要因人而异。”某国有银行的一位高级理财顾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市民来说不必“谈基色变”,但也不应像2007年那样盲目追捧。他建议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考虑自己的理财目标及风险承受能力。目前市场中销售的基金有股票型、配置型、债券型、货币型和保本型等多种类型,其收益和风险特征各不相同。如果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就可以考虑投资风险较大但收益率也相对较高的股票型基金;如果投资者比较保守,不愿意承受较大风险,则可以考虑购买债券型基金或者货币型基金。而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基金销售模式——网络,因非面对面的销售容易忽略部分细节,比如风险提示,所以其产品更应仔细甄别,最起码要了解清楚产品的类型及风险。(来源:信息日报 记者黄培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