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华人何儒:在北欧传递中国“正能量”的使者

29.12.2013  21:16

  中新网南宁12月29日电 (记者 林浩)祖籍广西的瑞典华人何儒最近很忙,作为《北欧时报》的社长,他不停地往来于北欧各国和中国各地间,采访政商名流、文人墨客,他说:“希望通过我的笔触,把一个真实的中国介绍给北欧的民众,促进两地各方面交流。

  何儒2006年移民到瑞典定居,他告诉记者,刚到瑞典时他很少能在报纸上看到中国的信息,即使有,大多也是负面消息。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一些媒体开始妖魔化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几十年了,取得的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我有责任告诉大家中国的现状和真相。”何儒说。

  2009年,何儒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当地唯一一份华文报纸《北欧时报》,凭借几台电脑、印刷机和打印机,他们踏上了实现传递中国“正能量”梦想的道路。

  但是,办报纸是件烧钱的事情,何儒告诉记者,刚开始报纸要生存很困难,不仅要找专人写稿子,还要找资金印刷发行。不久后,由于资金短缺,《北欧时报》面临停刊困境。为了使报纸继续运营,何儒卖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

  为了扩大《北欧时报》的发行量,何儒等人在华人社区一家家单位推荐报纸,在每个中餐馆投放报纸供民众阅读,他们还将报纸送进了瑞典的孔子学院、旅行社、大学和各大图书馆。

  经过努力,《北欧时报》逐渐打开了市场,影响力从华人社区逐渐扩展到了瑞典主流社会,报纸版面也从原先的4版扩大为16版全彩版,发行量接近万份。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何儒还与朋友开发了可以在手机上阅读《北欧时报》的软件,让受众随时随地可以看到报纸的最新消息。

  何儒的坚持得到了侨界的肯定和侨务部门的重视,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亲自为《北欧时报》题写报头,中国各地侨办也不定期邀请他到国内交流采访。

  除了办报纸,何儒还有个“文学梦”,他一直想促成中国文学在国外实现更好的传播。何儒说,通过办报纸,他结识了很多瑞典汉学家,并常常带他们到中国游历,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学作品和作家,通过他们的翻译和牵线搭桥,争取让更多中国作家和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

  对于报纸的未来,何儒十分看好,他说,今后希望依托中国强有力的后盾,在报纸上宣传更多双方交往的信息,让双方在科技、文化、人才等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