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创优环境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

19.03.2015  10:35

  “在外漂泊那么多年,这次想在家乡找份工作。”2月26日,常年在外务工的瑞昌市范镇村民李洪军这样说道。当天上午,通过现场招聘会,他成功与园区企业金亨利公司签订了就业意向书。

  近年来,瑞昌市唱响经济发展“好声音”,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吸引了许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和创业。丰厚的工资待遇、舒适的工作环境、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企业人性化的管理,还有那浓郁的思乡情结,都成为瑞昌市“候鸟们”选择留下的理由。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已有近5万外出务工人员实现了返乡就业创业。

  返乡人员 在家就业也是不错选择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兴起,沿海发达城市成为弄潮儿的首选。然而近年来,随着瑞昌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人的目光不再一味盯住“外面的世界”,而投向了诸多本市企业。

  52岁的瑞昌乐园人柯美木就是这样。20多年前,有着木工手艺的他前往福建打工,两个儿子长大后,也都在那边进了工厂。按理说,他可以在福建工厂多干几年,可这次老柯不大愿意出去:“年纪越来越大,想在老家安定下来,何况家乡企业待遇挺不错。

  返乡务工人员中,还有一批拥有高等学历者。36岁的严新桥就是这样一位,大学本科毕业后,就一直在广东打工。今年春节期间,通过劳动部门的牵线搭桥,他在码头工业城某大型企业实现了再就业,他笑着告诉笔者:“在家就业也是不错选择,这边一年能有5、6万元收入,与广东相差不大,还可以照顾到家庭,一举多得。

  瑞昌市桂林六合村村民徐勋洪和妻子常年在广东东莞务工,几年前,夫妻两人参加新春招聘会,决定返回到家乡企业工作。如今,夫妻俩都是凤竹棉纺公司员工,工资收入有了保障,8岁的儿子也得到很好的照料。对于当初的选择,他们俩认为很值。武蛟乡集兴村罗金雪的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她原本也想到外面闯闯。参加年前举行的专场招聘会后,她的想法改变了,如今她成为了溢香农产品公司的一名员工。

  园区企业 多举措吸纳返乡人才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支撑因素。瑞昌市众多企业自然深谙这一道理,通过多种途径吸纳返乡务工人员中的适用人才,以此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

  理文造纸、理文化工、亚东水泥、立信集团……这些大型企业或集团在吸纳适用人才方面做足文章。已招聘员工和管理人才中,瑞昌籍务工人员占到相当比重。年前的专场招聘会,这些大企业和集团再次受到大家的青睐。以理文造纸为例,该公司拟招聘11名不同岗位员工,截至目前,签订就业意向书的有近50人。

  大有大的优势,小有小的招数。在人才招聘方面,小微企业也不甘落后。落户于瑞昌市经开区的亚欧家私是一家主要生产沙发和床具的小微企业,此次拟招聘技术工和导购员10多人,除在工资待遇方面提供保障,工厂和众多园区企业一样,为员工购买了“五险”,提供免费住宿和优惠用餐,平均月薪5000元更是吊足了求职者的胃口,受到了众多返乡务工人员的青睐。

  农业龙头企业也纷纷找准定位,亮出绝招。瑞昌市溢香农产品公司近100名员工中,下岗女工和留守妇女占到90%以上,此次招聘目光仍盯在这两个群体。公司负责招聘工作的张晓说:“我们打算招聘30至40名新员工,依照目前趋势来看,应该很快就能招满!

  部门联动 用心筑好就业“暖巢” 

  28岁的王杰大学毕业后,在九江和南昌等地辗转打工,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并不满意。去年在瑞昌市就业部门的帮助,他被推荐到中材科技工作,如今月薪3000余元,由于责任心、业务娴熟,成为公司技术骨干。

  种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2014年,瑞昌市劳动就业部门多次举行就业创业培训,参加培训人员8534人,大批返乡务工人员参训热情高,为他们入企进厂充实了“本钱”,涨了“身价”。瑞昌市教育部门出台政策,优先安排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地就近入学,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瑞昌市就业部门积极搭建企业和务工人员对接平台,春风行动、夏雨计划、秋实专场、冬暖行动,一场场招聘会别出心裁,架起了企业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春节前后,是在外务工人员返乡高峰期,瑞昌市适时举行新春专场招聘会,平台大、岗位多、时间长,既为企业解决招工难的问题,又为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当好了“月老”,做起了“保姆”。暑期是大学生毕业季,瑞昌市相准时机,举行多场大学生招聘,仅2014年,就推荐大学生就业1253人,帮助大学生创业125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000余人。 (九江日报 陶玉春 熊安群 特约记者 费伦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