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兴国于都要建成“老区中的特区”

17.03.2015  10:35

    3月16日,记者从赣州市有关部门获悉,百万赣南老区人民迎来了一个特大喜讯——《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发展总体规划》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试验区覆盖瑞金、兴国、于都三县(市),总人口约230万,将探索一条革命老区实现经济振兴的新路子。

  瑞金、兴国、于都三县(市)属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受发展基础薄弱、长期投入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瑞兴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非常滞后,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赣州市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俊东说,瑞兴于地区振兴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农村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有60余万,贫困发生率达25.5%;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民生问题较为突出,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偏低;体制机制不活,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投资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2012年6月,在国务院出台的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研究设立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当年7月,赣州市正式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先后共修改30余次,设想是将瑞兴于试验区建成“老区中的经济特区”“特区中的试验区”。

  《规划》课题组成员、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说,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借鉴了福建平潭、深圳前海等国家级试验区的经验,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确立的战略定位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扶贫攻坚的先行区、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区、贫困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创新区、南方丘陵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