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村村有“模拟法庭” 农民当法官评判家长里短

09.11.2014  11:26

    为争宅基地、水源、山林权属,乡亲们不再闹得脸红脖子粗,而是有话庭上说,有理庭上辩,有证庭上举。如今,知法守理的和谐邻里关系在瑞金市农村悄然形成。

    俗话说:“牙齿和舌头再亲,也有打架的时候。”乡里乡亲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写份诉状到法院去打官司,一没精力,二不划算。要如何解开这些疙瘩?瑞金市借鉴法庭调解民事纠纷的程序,创新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思路和机制,在全市每个村庄专门设立民间纠纷调解办公室,村民们亲切地称它们为“模拟法庭”。

    1名首席调解员、2 名专职调解员和若干名义务调解员,这就是“模拟法庭”的人员构成。首席调解员由村(居)治调主任担任,专职调解员从本村(居)懂法律、懂政策、公道正派、热心于做调解工作的村(居)民中选聘,义务调解员主要从本村(居)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中选聘。如今,瑞金市已有1026名懂法律、懂政策、有威望、热心于做调解工作的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以及部分村干部、村小组长加入了首席调解员和专(兼)职调解员队伍中。

    万田乡东坑村村民刘有发与刘广州建房发生纠纷,“模拟法庭”开庭进行“审理”。参加“庭审”的“法官”从情、理、法多个方面积极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协议,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而到“”的村民也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法制教育。

    在每个村庄建起的“模拟法庭”,扩大了矛盾纠纷调解透明度,通过群众来做群众工作,化解了大量复杂疑难矛盾纠纷。截至目前,“模拟法庭”共调处化解各类复杂疑难矛盾纠纷1600多起,调解率和履结率均达100%,为村民、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200余万元。

    如今,瑞金市“模拟法庭”不仅是村民说理的好地方,也是农民普法的生动课堂,除陋习扬新风的好场所,大大推进了农村法治建设。据了解,在争创文明守法信用户活动中,原先农户参与率不到50%,如今98%的农户积极参加,有10万户农民被评为文明守法信用户,信用贷款的优良率达100%,有70%的村庄被评为文明新村。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