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科研人员参与南极科考

21.11.2013  20:25

  新华网甘肃频道消息 11月19日,记者从中科院寒旱所了解到,该所副研究员王飞腾将跟随澳大利亚南极局科考队前往南极进行科考任务,他也是甘肃省唯一一名参与此次南极考察的科研人员,主要负责雪冰化学方面的研究。据悉,此行属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研究项目之一,王飞腾将不随大部队乘雪龙号前往。此前,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已从上海出发,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16国科学家组成此行科考队

  11月19日,记者采访了正在为赴南极科考做准备工作的王飞腾,他告诉记者,此次他是应澳大利亚南极局之邀去参加一个名为“南极极光盆地冰芯研究计划”的科考任务。他告诉记者,南极是全球变化的驱动器,是研究环境变化最有价值的地区。而南极冰芯直接记录着远古时代的大气组成,蕴藏着珍贵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信息,通过钻取冰芯,对于重建地球的历史演化以及预测全球气候和环境的演变意义重大。这次考察活动是由澳大利亚南极局组织的国际合作项目,共由来自澳大利亚、挪威、法国、美国及中国等16名科学家组成。

  此次科考任务是国际首次

  王飞腾在野外主要负责冰芯钻取地点的选址及钻取工作,科研方面主要负责雪冰化学方面的研究。考察的主要任务是在东南极极光盆地地区钻取深度达400m的冰芯一根、120m的冰芯两根,用来研究该地区过去两千年的气候变化信息。而他正是因为在南极局做访问学者时的优异表现获得了这次机会。王飞腾告诉记者,此次的钻取冰芯地点在历史上还是空白地。因此,本次的科考任务是国际首次,“很自豪能参加这次么具有意义的活动。”他说。而且据他透露,此次钻取的冰芯将就地展开相关的科学研究,“以往冰芯钻取后都是带回国在进行研究,这次就地研究可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因为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冰芯造成影响。”王飞腾说。

  与甘肃省第29次南极科考队员是同学同乡

  记者通过采访还了解到,王飞腾与甘肃省参加29次南极科考的李传金有着不少相同之处,两人研究生和博士都是在寒旱所就读,硕士生导师是同一人,而且同为山东老乡。

  据了解,王飞腾此次参加的科考,属我国第30次南极科考研究项目之一,他本人并不随大部队乘雪龙号前往南极。11月25日,他将从兰州出发前往澳大利亚南极局,12月3日从澳大利亚霍巴特市出发前往南极。到达南极之后,12月3日至12月14日在澳大利亚南极凯西站准备野外工作,12月4日至2014年1月3日在南极极光盆地(Aurora Basin)钻取冰芯,2014年1月5日返回兰州。而在此期间王飞腾将通过网络与本报记者互动,为读者奉上他在南极科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者孙理)

  王飞腾,中科院寒旱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天山冰川站副站长,阿尔泰山冰川站副站长。主要从事雪冰物理、化学与气候环境变化方面的研究。他长期在新疆和甘肃不同冰川高海拔区域进行野外观测,多次组织阿尔泰山友谊峰地区、天山和祁连山不同地区的冰川学考察及冰芯钻取工作。2006至2008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澳大利亚必和必拓(BHPB)奖学金,200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学金,2011年获得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五)。近期发表或接收的文章50多篇,12篇为国际SCI收录(第一作者5篇)。正因为有如此优异的成绩,2012年王飞腾作为访问学者,在澳大利亚南极局学习工作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