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分析与对策

30.10.2015  10:52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全省上下积极围绕“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十次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国家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关要求,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2015年,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5〕15号)和《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赣府发〔2015〕17号)等文件,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走向了新的阶段。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市场化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它扮演着一个中间连接的重要角色,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是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服务性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下发的《生产性服务业分类(2015)》,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划分为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等10个大类、34个中类、135个小类。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特点

 

  2014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7万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52.5%,比2013年下降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36.8%,比2013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一)规模不断扩大

 

  经测算,2014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420.34亿元,比2011年增加845.31亿元,现价年均增长15.4%。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逐步提高,2014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5.4%,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1.9%,比2011年分别提高1.9个和1.7个百分点。

 

表1:2011-2014年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及占比

 

时间

GDP
(亿元)

第三产业

增加值
(亿元)

生产性服务业

增加值
(亿元)

占GDP

比重

(%)

占第三产业

增加值比重

(%)

2011年

9451.26

3121.4

1575.03

13.5

40.2

2013年

14410.19

5108.60

2106.50

14.6

41.2

2014年

15714.63

5782.98

2420.34

15.4

41.9

 

 

  (二)结构逐步优化

 

  一般来说,我们将机械设备修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传统服务业,而把金融、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商务服务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新兴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基础、基石的作用,相比之下,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创新性、运行效率等多方面都有更大的优势,与其它产业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测算,2014年,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中,批发业实现增加值660.86亿元,增长6.2%,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7.3%,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56.2亿元,增长22.1%,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3%,比上年年提高了3.9个百分点,成为生产性服务业中比重第二大的行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31.23亿元,增长2.7%,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22%,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89.44亿元,增长5.8%,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7.8%,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0.63亿元,增长10.2%,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5%,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4.66亿元,增长21.8%,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表2:2013-2014年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增加值

 

行业

2013年

2014年

增加值
(亿元)

占比
(%)

增加值
(亿元)

占比
(%)

增速

(%)

生产性服务业

2106.50

100.00

2420.34

100.00

9.0

农、林、牧、渔服务业

47.98

2.28

51.57

2.13

6.3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

0.00

0.00

0.29

0.01

-

批发业

619.32

29.40

660.86

27.30

6.2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

493.95

23.45

531.23

21.95

2.7

#铁路运输业

46.98

2.23

45.83

1.89

-2.8

道路运输业

332.88

15.80

379.29

15.67

2.6

仓储业

26.88

1.28

33.10

1.37

3.5

住宿餐饮业

171.38

8.14

189.44

7.83

5.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83.45

3.96

114.66

4.74

21.8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63.12

3.00

91.16

3.77

24.1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7.53

0.36

8.53

0.35

11.6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2.80

0.61

14.97

0.62

15.1

金融业

402.12

19.09

556.20

22.98

22.1

#货币金融服务

367.58

17.45

455.43

18.82

14.6

资本市场服务

29.44

1.40

85.66

3.54

74.6

保险业

4.56

0.22

14.46

0.60

35.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06.61

5.06

120.63

4.98

10.2

#租赁业

9.25

0.44

11.68

0.48

11.1

商务服务业

97.36

4.62

108.95

4.50

10.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9.51

2.35

54.41

2.25

8.4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6.03

0.29

7.54

0.31

7.6

居民服务、修路和其他服务业

19.85

0.94

22.98

0.95

7.5

教育

106.30

5.05

110.53

4.57

8.7

 

 

  从各行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传统服务业占比逐步降低,增长放缓,而新兴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经测算,2014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86.95亿元,增长27.5%,比全部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快18.5个百分点,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0.8%,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表3:2013年-2014年江西省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对比

时间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传统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占比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亿元)

占比

(%)

2013年

2106.50

1332.63

63.3

773.87

36.7

2014年

2420.34

1433.39

59.2

986.95

40.8

 

 

  (三)税收贡献增加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其税收收入也在不断增加。经测算,2014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税收收入435.26亿元,自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9.8%。近两年,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全省服务业税收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而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则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14年,全省服务业税收增长15.3%,比2013年回落6.3个百分点,而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增长12.2%,比2013年提高0.1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实现税收逐年上升,成为拉升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2014年,我省现代服务业实现税收203.22亿元,占生产性服务业税收收入的46.7%,比2010年提高26.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8.1%,比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增速高15.9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税收增长的支柱。

 

图1:2010-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分行业税收及增速

 

 

  (四)投资增长加快

 

  2014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6361.52亿元,自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25%,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为1676.54亿元,占全部服务业投资的26.4%,年均增长25.6%。除2013年受整体投资下滑,尤其是道路运输投资下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慢于服务业之外,其余四年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均快于同期服务业投资增长。

 

图2:2010-2014年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分行业看,现代服务业增长明显。2014年,现代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为382.04亿元,与2010年相比增长1.9倍,比整个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了41.1个百分点,总量占全部生产性服务业投资额的22.8%,比2010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增长最快的三个行业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全部是现代服务业,分别增长了3.96倍、2.91倍和2.86倍。

 

  (五)产业贡献突出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生产性服务业为第二产业的生产、营销环节增添了新的内容,进一步拓展了商品的生产营销链条,技术、管理和信息等生产性服务活动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为企业和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最终起到促进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2011-2014年这四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我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我们令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自变量X,第二产业增加值为因变量Y,设Y=aX+b,依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分别对a、b求偏导,整理可得如下方程组:∑y=a∑x+bn,∑xy=a∑x2+b∑x,解此方程组可得a=2.24,b=2886.8,即所设方程为Y=2.24X+2886.8;根据简单相关系数公式计算R值,即:

 

 

  可得R=0.996,R2=0.991,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和第二产业之间高度相关,方程设定比较合理;再分别计算回归方差MSU与剩余方差MSQ,由公式可得F=MSU/MSQ=246.85,F显著性统计量的P值为0.004,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该回归方程回归效果显著。由此方程可知,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每提高1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即相应提高2.24元,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影响力较为显著。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压力

 

  (一)占比偏低

 

  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情况来看,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产品附加值低,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问题非常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顺应我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趋势要求,深化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实践表明,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就越高。据了解,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山东为19.7%,江苏为23.4%,广东和浙江为23.8%,上海为42.6%,北京更是达到了52%。而江西到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只有15.4%,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生产性服务业无论是在总量还是结构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行业分布不均衡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占比高,发展快,而且结构相对优化,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创新性较强的现代服务业引领了服务业的发展。我省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虽然近几年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有所优化,但传统服务业占比仍然较大。2014年,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59.2%,其中批发业和道路运输业占比最高,批发业增加值为660.86亿元,道路运输业增加值为379.29亿元,两者合计占到生产性服务业的43%;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增加值为556.2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23%,增长22.1%,紧随其后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4.67亿元,增长21.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0.63亿元,增长10.2%,虽然增长较快,但总量偏少,远小于金融业,其他行业不仅总量更小,而且增长较慢。我省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几个大的行业上,行业分布和发展极不均衡,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

 

  (三)龙头、品牌效应不强

 

  服务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服务过程同时也是服务对象的体验过程,口碑和品牌效应是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我省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缺少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企业和品牌。2014年,在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中,我省仅有先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入围,排名89位,软件业务收入11.05亿元,还不到排名榜首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业务收入的1%,而且自2012年以来连续三年都只有这一家企业上榜;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中,2013年仅有江西京九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企业入围,排名29位,物流业务收入47.17亿元,仅为排名第一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业务收入的3%,而到2014年,我省已无一家企业上榜。龙头企业品牌效应不足,业内认知度不高,市场号召力不强,带动作用有限,这是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人才缺乏,素质较低

 

  生产性服务业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资源的产业,尤其是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对自然资源和土地的要求不高,更多依赖的是人才。而江西教育资源较为缺乏,尤其是高等教育,全省无一所985院校,211院校也仅有南昌大学一所,在高素质人才培育上有所不足,加上江西经济欠发达,既留不住本土的中高端人才,也很难吸引外地人才来赣,应用型人才大量匮乏,尤其缺少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少有战略眼光、具备省外、国外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端人才。人才不足及劳动力素质整体较低,阻碍了对劳动力知识层次要求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三、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现阶段,省委省政府越来越重视各类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得益于此,江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很快,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与一、二产业的联系愈加紧密。经初步测算,2015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8.9亿元,同比增长9.4%,相比2013年和2014年分别提高0.6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3%,占GDP的比重为16.9%,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对全省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忽视。但也要看到,我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如何使生产性服务业向更深层次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强化产业扶持,培育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政府应在政策、土地、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多方面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扶持,尤其是对以信息软件技术、科学研究、教育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兴服务业要加以倾斜,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吸收科研院校、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扶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强化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提高我省服务业核心优势。要学习发达地区经验,根据我省产业发展需要,积极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搭建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建设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投资环境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发展,要逐步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技术领先、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区,尽快发挥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之后的规模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

 

  (二)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坚持以市场为主体,由政府在宏观方面进行引导,鼓励创业者、私营、港澳台和外资等各种非公经济体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吸引高精尖人才投身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加大科学研发力度,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技术化方向发展,使之能更好适应制造业的需求,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价值和产业关联效应。

 

  (三)落实政策,优化布局,加强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二产业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关键,有利于降低中间服务成本,提升产品和企业竞争力。江西要立足于现有产业发展优势,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和《服务业发展提速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等文件精神,根据各地区位优势,依托资源和产业基础,积极主动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变化,努力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一产、二产融合发展。要继续大力推动“主辅分离”措施,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降低运营成本。要科学布局重点产业,建立点状分布、覆盖全省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体系,重点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行业,积极培育信息、科技、研发设计、商务咨询、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构建具有江西特色、富有竞争力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体系,实现二、三产业的融合与“无缝链接”。

 

  (四)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充足的人力资源配置。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和科技创新的特性,决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这一方面需要引进外来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本土人才培养,这就需要省内大专院校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开设生产性服务业相关专业和技能培训,尤其是加快信息技术、金融、科学研究等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鼓励相关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向培育,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