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需求为引领 以问题为导向 再造生产流程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升级(图)

29.04.2015  13:15


4月28日,江西省党政代表团在晋江工业设计园学习考察。江西日报记者 周 霖摄

  本报福建讯 4月28日,江西省党政代表团来到福建省莆田、泉州学习考察。传统产业借助创新创意华丽转身,传统文化依托市场力量璀璨生辉……代表团成员在考察中感受到福建省转型升级的丰富实践和丰硕成果。

  省领导强卫、鹿心社、蔡晓明、龚建华、冯桃莲、李炳军、谢茹、刘晓庄参加学习考察,福建省领导苏树林、雷春美陪同考察。

  种在精致无土栽培盘里的青翠蔬菜成为城市阳台的新宠,通过物联网,市民用手机就能远程完成施肥浇水……在莆田市仙游县利农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度尾基地,传统农业依托“互联网+”理念与技术,完成了精品化、高效化的提升。强卫、鹿心社详细了解“利农”信息化管理、格式化种植、标准化产品、品牌化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他们指出,现代农业在“接二连三”的升级发展路上,要特别重视“互联网+”理念、信息技术的运用,抢占发展的高地。

  一台台先进的数控机器人、一个个闪光的工业设计好点子,正推动着泉州市服装、鞋帽、皮革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如何引导?校企如何合作?成果如何推广?在泉州“数控一代”科技创新中心、晋江工业设计园,强卫、鹿心社看得分外仔细,问得特别具体,还不时与省直有关部门、相关设区市负责同志现场交流、探讨。他们指出,要以需求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整合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及市场的力量,共同推进装备制造、工业设计等产业流程的再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古老的木雕技艺让精美的家具熠熠生辉,传统老建筑让现代城市底蕴深厚……在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晋江五店市民俗文化保护区,强卫、鹿心社进一步感受到了璀璨的八闽文化,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借助市场力量勃发的复兴生机。他们指出,文化的传承要接地气、聚人气,才能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我们要学习借鉴晋江的好经验,把旧城改造、文化保护、城市休闲结合起来,把历史记忆书写在发展进程中,传承在市民的日常生活里。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