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猪的“环保账”

08.06.2015  18:59

  6月3日,记者随省人大环保赣江行检查采访组一行来到瑞昌市高丰镇同丰养殖场,发现该养殖场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精打细算着一笔“环保账”。

  该养殖场位于高丰镇林场,于2013年8月投资兴建,占地140余亩,建有后备母猪舍、母猪舍、分娩舍等6200余平方米,饲料仓库、职工宿舍等500余平方米。沿着蜿蜒曲折的林间小路,经过近1个小时的颠簸,检查采访组一行来到同丰养殖场。养殖场猪舍错落有序,尽管下着小雨,但粪污并没有肆意流淌,且空气中并没有传统养猪场固有的酸臭味。

  环顾养殖场四周,葱葱郁郁的苗木映入眼帘。原来在该养殖场周边有苗圃林木基地2200余亩,农田500余亩。结合地理位置条件,同丰养殖场积极探索“猪—沼—林”种养结合模式。工作人员向检查采访组介绍,该养殖场建设初期,坚持执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三同时”制度,即将粪污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与养殖场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养殖场里,经干湿分离机分离后的干粪堆积发酵后作为林地、农田的有机肥,部分沼液循环用于冲洗粪沟,减少猪场用水量,其他沼液作为周边林地的有机肥。

  检查采访组的相关专家对该养殖场以“猪—沼—林”实现农业生态循环的种养结合模式表示肯定。省农业厅畜牧技术推广站工程师余峰表示,沼气发酵后留下的沼液、沼渣对于林业种植来说,是天然的有机肥料,猪粪、沼渣、沼液与苗木种植结合起来,不仅能降低种植成本,还能提高苗木品质。另外,“猪—沼—林”模式的优势在于施用于苗木的沼肥、沼液若有重金属残留,也不用担心吃进肚子里。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