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愈加清秀 政治生态更加清明

24.07.2015  11:08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

  今年三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从江西发展实践中得出的这三个重要论断,成为全国两会期间传播的热点,更成为指导江西“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作风建设”的指针与圭臬。

  两年来,省委紧扣“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战略,持之以恒推动江西自然生态、政治生态建设。

  刚刚结束的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重要要求,对绿色崛起进行了再深化、再部署、再动员。

  刚刚走过的2015年上半年,全省全面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化“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全省上下清风扑面,实干成风。

  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写意在江西的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两个领域。

   开拓绿色崛起新境界——

   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

  尊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从远古走来,江西人已将绿色理念融入了血液;高扬生态立省、绿色崛起,从当下出发,江西人已将绿色发展写入了旗帜。

  在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强卫对绿色崛起进行了深刻阐述。他强调,全省上下要深刻认识绿色崛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勇于创新、探索经验、走在前列,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点的绿色崛起新路子,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

  与会代表这样评价,在传统发展与绿色发展的十字路口,省委高瞻远瞩,带领全省人民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江西占得了引领发展潮流的先机。

  事实上,两年来,围绕绿色崛起这一重大主题,省委审时度势下了一系列先手棋、关键棋:

  最大的棋,是争取江西全境成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作为江西第四个国家级战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获批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江西绿色崛起、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省委成立了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启动了“六大体系”“十大工程”共60个项目包建设。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决议》,首次以省人民代表大会决议案方式推动国家战略实施。

  最凌厉的棋,是划定一个个“”区、划出一条条红线。

  深入开展“净水”“净空”“净土”行动,实施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改造升级、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三大工程,加快“五河一湖”环保整治、鄱阳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和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综合整治特别是重点推进7个重点防控区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抓紧划定生态红线、水资源红线、耕地红线,及时研究制定守护红线的具体措施,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让红线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最长远的棋,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低碳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绿色生态经济。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以绿色、循环、安全为主打品牌,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壮大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能环保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在省委的推动下,各地绿色发展精彩纷呈。

  萍乡市过关斩将,获批成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以绿色崛起理念为引领,萍乡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城市功能、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有机融合、相向发力,朝着“建设独具江南特色的新型海绵城市”的目标坚定前行。

  宜春市发挥昌铜高速沿线靖安、奉新、宜丰、铜鼓等四县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建设昌铜四县生态发展先导区。通过打造“金桥”工程,推动先导区成为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之间风光旖旎的生态“金桥”,率先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态发展、生活富裕的绿色崛起之路。

  上饶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紧抓沪昆和京福高铁交汇相通的历史机遇,以“按第一抓,抓成第一”的豪迈理念,不断提升旅游领导机构、完善旅游基础建设、创新宣传营销手段,吹响了“将上饶打造成为江西旅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旅游强市”的进军号。

  …………

  一项项举措,为秀美赣鄱增添着一抹抹绿色亮丽;一个个突破,为崛起江西增添着绿色动能。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实现绿色崛起、永续发展,江西一往无前。

   展现实干兴赣新作为——

   实干书写江西发展新的辉煌与荣光

  一个深入人心、催人奋进的口号具有生命的张力。

  “实干兴赣”从一开始就成为这一任省委班子的最鲜明风格。省委书记强卫在履新之初,面对全省领导干部、面对全省人民,这样道出了实干的决心:江西省简称为赣,谐音实干的“”。中国革命最早是在江西干起来的,江西过去的业绩靠实干得来,江西现在的地位靠实干造就,江西明天的辉煌更要靠实干开创。

  作为唯一的重要保证,“实干兴赣”写入了省委十六字方针,这是省委自身的宣言和承诺,是对全省广大领导干部的要求和鞭策。

  两年来,面对苏荣腐败案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双重不利影响,省委始终高举“实干兴赣”大旗,团结带领江西最广大的干部群众凝神奋斗、团结拼搏,汇聚起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大正能量。

  重大教育丝丝入扣成效显。

  省委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持突出特色、始终坚持谋划长远、始终坚持领导带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取得重大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各级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不断强化了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特别是省委创造性地推出了“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作为开展、巩固和提升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平台,得到了中组部的充分认可,得到了实践的充分检验,成为江西新时期的党建品牌,推动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我省按照中央的部署,全面启动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省委以上率下,带头“促学”,以学促思、以学促改、以学促行。开局良好、成果初显。

  正面引导春风化雨润无声。

  省委反复强调激活和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争做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有气节的好党员、好干部。

  省委大力开展“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争做龚全珍式好干部”活动,表彰了柯善梅、曾建等一批“龚全珍式好干部”,大力宣传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推选出3000多名身边先进典型,进一步形成了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集中整治了违反干部任用标准程序、跑官要官和说情打招呼、“三超两乱”、干部档案造假、领导干部违规兼职以及“裸官”等6个方面问题,树立了选人用人的新风正气。

  高压反腐雷霆万钧扬正气。

  省委制定出台《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意见(试行)》,明确党委领导班子、党委主要负责人、党委班子成员履行主体责任和纪委履行监督责任的具体内容,建立具体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清单。出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对全省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提出20条明确要求,进一步“把纪律挺在前面”。

  把惩治腐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既打“老虎”、又拍“苍蝇”,严惩了一批腐败分子,查办一批大案要案和一批群众身边的腐败案。对部分县(市、区)和国有企业开展两轮巡视,增设两个巡视小组并进行环保、扶贫两个专项巡视,保持了巡视工作对腐败分子的震慑效应。

  以推进“红包”问题专项治理为标志,着力紧盯重要时间节点,发通报、强督查、严惩戒,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制定《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监督检查的暂行办法》《关于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实行“两报告一承诺”的暂行规定》等制度,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

  作风建设的持续推进,让江西的政治生态更加风清气正,让江西的广大党员干部实干兴赣激情澎湃。在南昌的棚户区改造战场,九江的决战大工业战场,赣州的“三送”、苏区振兴发展战场,新余的深化改革战场,景德镇转型发展战场……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战场,一支支党员干部队伍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敢打硬仗、善打硬仗,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以昂扬奋发的斗志,推动江西在新的历史起点,书写新的辉煌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