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闯生态文明新路 共答绿色发展考卷

20.03.2017  10:43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意见》,福建、江西和贵州三省作为生态基础较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被纳入首批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探索形成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成功经验。

        被纳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是喜讯,更是号角;是信任,更是责任。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近年来,三省因地制宜谋方略、因势利导抓实干,上演了一幕幕绿色发展的精彩大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试出了不少好方法、探出了不少好路子。

江西省鄱阳县长山岛鄱阳湖湿地。 本报记者 杨继红摄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福建日报记者 林 熙摄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苗寨。(贵州省委宣传部供图)

        访谈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莆田市委书记 林宝金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张玉珍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胡振鹏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林业厅厅长 阎钢军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毕节市委书记 周建琨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 雷 艳

        生态档案:三省都是生态“优等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都有亮丽的成绩单

        福建:山好,森林覆盖率达65.95%;水好,全省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6.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Ⅰ-Ⅱ类水质比例为60.1%;空气清新,全省9个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占比97.7%。

        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福建有一系列首创性做法:在全国率先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破解生态保护与林农利益间的矛盾;在全国率先将陶瓷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培育发展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推出一批市场化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放射性物品一体化监管改革。

        江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设区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2%,主要河流断面监测水质达标率为88.6%;高规格、全覆盖的“河长制”、全流域生态补偿等制度探索取得重要突破,走在全国前列;过去一年,完成植树造林208万亩、森林抚育560万亩。

        江西注重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坚持不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提升绿色发展新优势;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流域生态补偿,与广东省签署了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全面推行“河长制”,大力实施“清河行动”,新建改建污水配套管网1535公里;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土壤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贵州: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7.3%,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过去一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5%,完成退耕还林13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

        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过去一年,新增16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着力完善绿色制度,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现环保督察巡查全覆盖,设立“贵州生态日”,八大流域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河长制”延伸至乡镇;着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