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示范区 江西发展新动力

02.02.2015  09:59

    核心提示: 生态环境是现实的竞争力,生态优势是未来的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促进一个地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刚刚结束的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决议》,这是我省首次以代表大会决议案方式推动国家战略的实施。这个战略使江西生态文明建设迈入了全国第一方阵,有利于推动江西的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怎样把生态文明这盘棋下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必须直面哪些难题?让我们听听代表委员们有什么高见!

  鄱阳长山岛鄱阳湖湿地

  婺源江岭

  崇义上堡梯田

    嘉 宾:

    陈东有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郭 兰 省人大代表、崇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傅理学 省政协委员、樟树市政协主席

    邱生平 省人大代表、新余市农业局局长

    李秀香 省政协委员、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刘锡秋 省人大代表、律师

    主 持 人: 江西日报 记者 张 雪

    担当:保护环境 率先垂范

    陈东有:江西于2014年7月22日被国家正式列为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这是第一个涵盖我省全境的国家级发展战略,跟江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有关。江西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具有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独特优势。而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到“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当前,全省正处于加速发展的爬坡期、全面小康的攻坚期和生态建设的提升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身边的环境也开始受到影响。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这是一件说易行难的事,我们既要在江西发展的过程中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相互协调,又要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示范,所以我认为,江西能成为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不仅是国家给予我们的任务,也体现了我们的担当——保护环境,率先垂范。

    情怀:科学量化生态补偿 让利益回归

    郭兰:崇义县位于赣江(章江)源头,地处南岭山地丘陵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其环境的好坏可直接影响赣江流域乃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近年来,崇义县通过区划93.71万亩生态公益林和44.16万亩自然保护区保护森林生态安全,并实施了环境卫生整治、绿化提升、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程,为积极构筑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崇义县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较差,财力较弱,过去老百姓都是靠山吃山,但是现在为保护环境付出了巨大牺牲却补偿甚微。这些补偿一方面主要来源于中央、省级财政,并没有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规定来执行;二是补偿范围窄,除公益林外,同样肩负生态功能的保护区没有任何补偿。

    为进一步保护崇义这一方青山绿水,应该尽快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补偿力度,省财政逐年提高生态功能转移支付基数。保护生态环境,是重点生态功能县老百姓的自觉行动,我们也希望通过科学量化生态补偿,让利益回归,改善林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李秀香:生态补偿之所以难,是因为生态核算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建议政府部门对我省的生态资源,比如水、土壤、矿产、森林、湿地进行系统地统计和测算,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一些相对科学的结论,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的生态补偿。

    魄力:向绿色经济要GDP 生态指标与政绩挂钩

    李秀香:是否重视生态保护,从当地的考评指标中可见分晓。《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到,各类开发必须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划定生态红线,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和环境政策,把保护水域、湿地、林地等放到与保护耕地同等重要位置。

    《江西2013年度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实施意见》将生态环境列入考核评价一级指标,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的“绿色”市县考核体系,更注重发展的均衡、协调、可持续。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但是并不是完全的“不唯GDP论”。今年上海在考核时采用的是综合指数来考核干部,探索如何制订科学的绿色GDP考核指标,这也应该是江西作为生态文明示范区需要探索的任务——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统计评价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述职内容,将重要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逐步提高考核权重,引导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政绩观。

    破题:保护与发展的两难矛盾

    李秀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到底是矛盾的,还是可协调的,目前在学术界都还有争议,所以江西要想通过示范区建设来破题保护和发展的矛盾论,的确是非常难。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问题,比如说农业一直被认为是最环保的产业,但是如果使用大量的化肥,养殖过程中没有处理好污水和动物粪便,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工业被认为是对环境污染破坏较大,但是如果可对废渣废水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回收利用,一样可以保护环境。所以,我认为保护与发展的问题,是用什么发展理念的问题。比如说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一方面要加大退出,另一方面要加大治理力度,把循环发展和后期治理跟上,也就是走现代工业的发展道路。

    机遇:把生态作为资本来经营

    邱生平:努力在产业升级上做“加法”,在污染排放上做“减法”,充分挖掘江西绿色资源,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打响江西绿色品牌,改变“有绿色优势少绿色产业,有绿色产品少绿色品牌”的状况,这是把我省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根本抓手。

    去年全省第一家光伏餐厅在新余市欧里镇昌坊村开张营业。餐厅充分利用屋顶空间,合理布置光伏发电板的角度和位置,全部安装了多晶硅光伏发电板,按照当地平均日照时间估算,项目一年可发电约55万度。近几年,昌坊打造最美乡村,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在这里,可以漂流垂钓,采摘观光,可以观手工夏布、传统戏曲,品农家美味,目前,昌坊村已经被评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新余农民年均收入1.2万元,而昌坊村农民去年平均收入达到1.8万元。

    改观:农村清洁工程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傅理学: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街道)转运、县(市、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网络系统,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提高河道生态功能和水体质量。

    樟树去年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在市、乡财政目前投入2000余万元基础上,积极引进社会资金,按照企业出资、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8亿元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今年4月将竣工。建立了长效化管理机制,由市、乡、村分级承担垃圾压缩站、清运车和垃圾桶费用及保洁员工资等,引导群众出钱出力,提升村民理事会及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转变观念,增强村民出钱保洁意识。

    决心:健全制度 让生态文明落到实处

    刘锡秋:实际上,目前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破坏及污染,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我省还没有一整套可持续性的环境保护技术与保护措施。目前,我省环境保护中的主要问题,是执法监管不力、监管失职现象比较普遍,而且长期以来得不到问责和纠正。此种现象,是目前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最尖锐的矛盾之一。必须严格执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只有守住了法律的底线,才能守住生态保护的“红线”,确保无人敢碰生态的“高压线”。

    此外,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制度创新功能,借助立法权,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强化问责功能;必须对现有地方性法规进行清理调整,围绕着功能区的红线划分,制定最严格的法律保护措施和问责措施,确保主体功能区功能的正常发挥;还可以改革鄱阳湖区现行的管理体制,试行湖区环境警察的制度,加强对鄱阳湖统一的管理和执法,改变目前“九龙治水”的无序状态,保障湖区高度一体的保护和管理。

    意识:人人有责 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陈东有: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要开展多种形式、各个层次的生态文明教育,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确立生态文明观,树立生态政绩观,示范带动在全社会形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要开展生态文明载体创建活动,以生态镇、生态村、生态社区和绿色企业、绿色商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家庭等创建为载体,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让生态文明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新的《环保法》今年1月1日实施,这应该是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最有利的武器,让每个人都成为监督员,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

    整理、摄像:江西日报记者 张 雪 实习生 陶颖惠、方 颖 摄影:江西日报记者 杨继红

    《江报直播室》是江西日报和中国江西网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一个报网互动视频直播栏目,登录中国江西网(http://www.jxnews.com.cn),即可在网上收看本期《江报直播室》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