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飞跃绿满城:萍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1.03.2015  18:04

  仲春的昭萍城乡大地,到处生机勃发,活力涌动。

  生态是萍乡的本色,绿色是萍乡的底色。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城市“生态”名片,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因地制宜 打造青山碧水

  在更高起点上把宝贵的生态资源保护好、发展好,让萍乡山更青、水更绿,这是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加大城乡和通道绿化建设力度,着力构建以城市、乡镇、村庄绿化为点,高速、国省道、乡村公路等通道绿化为线,山地绿化为面的绿化新格局。

  造林任务超额完成。2013冬至2014年春,全市共完成造林绿化8.14万亩(荒山荒坡造林7.61万亩),占省下达任务6.6万亩的123.36%。在2014年全省营造林实绩核查中,我市造林任务完成率、造林面积核查率、面积合格率均排在全省前列。

  “森林创建”硕果累累。“森林城市”创建进展顺利。我市正在着手编制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芦溪和莲花两县先后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荣膺“江西省森林城市”称号。上栗县申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获得批复,目前已编制好规划,正在不断的深入创建中。“森林乡村”创建成果丰硕。2013年冬至2014年秋,全市共创建“森林乡镇”11个、“森林村庄”106个。通道绿化、绿道建设全面提升。重点抓好了交通主干线两侧的造林绿化,完成全新通道绿化19.93公里,提升通道绿化115.87公里;完成绿道建设65.7公里。

  城区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去年来,我市按照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要求,精心打造城市园林绿化景观。全面启动了绿道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滨河路绿道示范段的基本建设、无专南路道路绿化建设和体育小游园的建设;对人民公园和绿茵广场的绿化景观进行了提升;完成了全年城区行道树的补栽工作;抓好了因建设变电站而受损的滨河西路绿地恢复工作。在绿地养护管理方面,我市严抓绿地管护质量,不断提升绿化品位。分路段定人员,对所管辖的全部绿地按照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进行管护,细心护理城市绿化的一草一木;做好了春季树木的开沟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冬季行道树刷白工作;强化了园林绿化修剪造型,确保城区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加强了保洁力度和监管力度,强化了人民公园、绿茵广场两个窗口单位的管理;及时抓好园林设施维修,确保园林设施完好无损。

  “除了足迹,我们什么也没留下,除了摄影,我们什么也有没带走”、“爱护我们的环境,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家”……每年春季开学,都有一群小学生志愿者,头戴小黄帽,肩扛“护绿”旗,手挎小桶,在河边山头开展“爱绿护绿”活动。学生们在绿地上捡拾塑料袋、纸巾、烟头等垃圾,并将自己搜集、设计的环保寄语,系在树干醒目的地方,提醒过往市民爱护花草树木,共同爱护美丽家园。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许多这样的志愿者参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将环保理念传达给身边每一个人,让萍乡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如今的昭萍大地,满眼是绿,到处是勃勃生机的绿色原野,“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为更多市民构筑着宜居环境和幸福生活。

  绿色发展助推产业转型

  生态是萍乡最大的竞争优势,作为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萍乡如何才能发挥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从而实现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同步提升呢?

  我市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生产和园区生态化改造,江西(萍乡)粉末冶金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萍乡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依托本地产业资源,将粉末冶金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确定为未来一段时期产业发展的重点,计划将以粉末冶金制造为重点的冶金机械制造加工产业打造成千亿元产业。据统计,我市粉末冶金、装备制造产业企业已达526户,去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9亿元,占全市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9.7%。

  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步伐,我市突出抓好钢铁、煤炭、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去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都达到5%以上。与此同时,我市加快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2011年至2013年,全市落实淘汰落后产能项目117个,获奖资金1.974亿元,共计淘汰落后产能水泥299.9万吨、铁冶炼74万吨、电解铝10万吨、电力5万千瓦、焦炭20万吨、玻璃284万重量箱、造纸92万吨、印染16410米、酒精16.3万吨、铅蓄电池212万千伏安、焦炭110万吨。

  “生态旅游”是我市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去年,武功山景区和安源景区产业集群入选省重点旅游产业集群,杨岐山景区和荷花博览园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孽龙洞景区成功改造提升,中国红鱼文化村被评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全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3.1亿元,增长39.2%。

  全市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2017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5家,新增34家。芦溪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建设扎实推进。“格林米特”杜仲猪肉成为南京青奥会唯一指定猪肉供应产品。“莲花老表”大米获得江西省首批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我市以食用菌、茶叶、蔬菜、果品、畜禽、药材等农业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培育一批农业生产、深加工、商贸、科技龙头企业和项目,促进生态农业、效益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发展。

  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今年3月份开始至年底,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和净空、净水、净土三大行动,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工程,确保全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控制在8.402万吨、4.083万吨、3.596万吨和0.366万吨以内,全面保护萍乡生态环境。 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我市构建了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绿色产业体系,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