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网评:不要用民众的身体充当毒物的过滤器

30.10.2013  18:23

   今视网评: 赣南脐橙是江西的名优农产品,然而据媒体报道,目前在市场上在售的黄澄澄的赣南脐橙,全是催熟的。一些商家为了提前占有市场,全然不顾赣南脐橙这一“金字品牌”,早在9月就偷偷收购青果,然后将其催熟、染色、打蜡,再推向市场牟利。(10月25日《北京晨报》)

  赣南脐橙全国十一大优势农产品之一,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曾荣获“中华名果”等荣誉称号。今年,赣州市预计脐橙在11月上旬完全成熟,确定10月15日为统一采摘期。那么,9月底就在超市开始售卖的黄澄澄的赣南脐橙从何而来?

  如果正如《北京晨报》所报道已经上市的脐橙是经染色、打蜡被催熟的,对人体的危害是如此之大!据了解,赣州市共有数百家脐橙加工厂,几乎遍布各县,每个加工厂建有5至20间催熟库不等,政府明令禁止对脐橙催熟、染色,但在当地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条“脐橙加工生产线”。这样把民众的身体用来当毒物过滤器的如此商家又于心何忍?

  现今,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媒体曝光了一起又一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毒奶粉、地沟油、转基因大米、黄豆。如此,为什么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与中国食品监查管理机制不无关系,一出现问题,相关部门才会察觉重视,而当过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时,相关部门就放松监管,问题照常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食品监管部门拿着纳税人的钱,于心何忍叫呢?

  “早熟”脐橙进入市场再次叫人想起“易粪相食”的食物链:甲让乙吃“早熟”橙,乙让丙吃毒奶粉,丙让丁吃地沟油,丁让甲吃苏丹红。你和我这样的普通人根本逃不走,只能把身体当做毒物的过滤器。如此这般,国人的胃是有多强大啊。

  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监管部门该做为了,也不要再瞎折腾了,不要让中国成为一个“病态的中国”。政府的监督、行业的自律、规范的市场这些都是应该做好,做完善的。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不要再用民众的身体充当做毒物的过滤器,给民众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环境,为自己造福也为子孙后代谋福。(李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