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和坚持打破“命运之锁”

31.07.2014  23:50

不论是在工作亦或是生活中,她都热情面对,她挥洒着汗水和智慧,用真情点燃爱的焰火,用行动兑现承诺。面对变化无常的命运,她用百折不挠的韧劲和毅力,冲破黑暗的人生,打破“命运的枷锁”。

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也许她不是成功的花儿,但在她从容淡定、率真爽直的背后,我们知道她是个成功的“巾帼英雄”,她是中建三局一公司南昌地铁大厦项目普通女职工王秀兰。

精诚所至 奇迹终出现

一个初雨后的上午,记者见到了王秀兰。高大、坚强,是她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王秀兰今年已经五十岁了,明年即将退休。谈起曾经的艰难岁月,她的心里很平静。

王秀兰夫妻二人都是“蓝领工人”,膝下有一个女儿,一家三口,生活和睦幸福。虽然收入不是特别高,但是2009年女儿考上大学远赴北京,还是让家里高兴了很久。

就在王秀兰以为生活能愈来愈好时,命运对她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2010年,她的丈夫张宝明因突发脑溢血倒下,消息传来,王秀兰几欲晕倒。

张宝明在中建三局贵阳公司从事安全员的工作。发病当日,张宝明倒在厕所,被工友发现后迅速送往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由于昏迷时间长达20多个小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在医生问到是否进行开颅手术时,王秀兰犹豫了。“开颅风险性大、治愈可能性较低,丈夫是Rh阴性血、这种血很罕见,以及高额手术费等问题令我焦头烂额。”王秀兰告诉记者:“当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还是选择了保守治疗。

两天后,丈夫醒过来,却终生瘫痪。“听到医生说‘瘫痪’,我的心里不知什么滋味。”王秀兰陷入巨大的悲痛,但她认为必须快速调整心态,振奋精神,坚强地走过这个坎。

张宝明最初在贵阳市一县医院治疗,21天后,医生告知王秀兰需转院供氧。在住院治疗过程中,不知不觉积累起的高额治疗费用,让本无积蓄、生活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无奈之下,王秀兰带着丈夫回到上海老家,转入川沙人民医院治疗。

输氧45天,无论刮风下雨,她每天坐公交车到医院照顾丈夫。为了让丈夫的肢体保持活力,她用绳子把丈夫的脚和自己的脚绑在一起,帮助丈夫进行恢复锻炼;为给丈夫作康复治疗,她来到医院,观摩医生怎么针灸、按摩,然后自己慢慢摸索,自学了按摩、针灸……

5年来,一个工程项目接一个项目,走到哪儿她都把丈夫带在身边。5年如一日,每天先做好饭,安置好丈夫,然后去上班。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丈夫张宝明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如今,已经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

兢兢业业 坚守到最后

从1984年在中建三局一公司工作,王秀兰从事过钢筋工、机操工、材料员三个工种。说起自己的工作,王秀兰觉得异常自豪。

在工地上,王秀兰需要对钢筋进行不同的处理:调直、连接、切断等。由于建筑施工多为露天、高空作业,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差,不安全因素较多,从事这一行业的女性很少。“我不觉得这个工作男女有别,我力气不比他们小,而且我觉得我比他们更细心。”谈起钢筋工的经历,王秀兰十分有感触。

一直在工地上从事钢筋方面的作业,为王秀兰升级为一名机械操作工人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样是在工地上,机操工的工作更加繁琐复杂。“我们的工作要根据工地情况,有时候得工作几天几夜,没有人了我才走,不能离岗。”王秀兰告诉记者。

自2010年丈夫病倒之后,因为要照顾丈夫,王秀兰没有工作。在丈夫病情好转后,2011年6月,她决定继续工作,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瘫痪的丈夫。单位上为了照顾她,安排王秀兰从事材料员工作。

从事材料管理工作,要求早上赶早,晚上有时还要熬夜。但是她工作按时,从没耽搁过,材料收发也很准确。”南昌地铁大厦党支部书记王立斌告诉记者。

今年6月份,王秀兰正式退休。鉴于她在岗期间的出色表现,单位已决定对其进行返聘,让她在无限热爱的岗位上继续散发自己的光和热。

不管是什么时候,无论退休前还是退休后,王秀兰都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工作。“每种岗位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我愿意全身心投入,去做好每一个岗位工作,做到尽心尽责、问心无愧。每个人都会碰到困难,我不愿把自己当成特例。

勤能补拙 显巾帼风采

一生之中,最辛苦的就是转岗。”王秀兰笑着对记者说道。

在王秀兰丈夫病倒那段较为艰辛的时期,正好是她下定决心返岗转型作一名材料员的时候。

我要学会记账算账和电脑办公软件,比如word、excel,这些我都要会。”仅有初中文化的王秀兰如何适应新工作呢?为了转型成功,王秀兰早上五点起床,做好一天的饭菜,余下的时间就学习。

在正荣澜湾项目,王秀兰刚担任项目材料员时,便“”了一个师傅——她的同事马俊。在工作中,马俊充当起她的老师,教她使用办公软件、督促她时刻学习。“她十分勤奋,每次我处理工作时,她都会在一旁仔细观看,又不懂就会问我……”马俊告诉记者。

材料员在工程项目中属于管理岗,相比钢筋工和机操工的,对文化程度要求要高得多。在南昌地铁大厦项目上,王秀兰负责材料员职责里面的混泥土方面。“有时也有数据错误的情况发生,这个时候也没办法只能返工。可能接触材料管理时间短,工作效率可能没那么高。但我钦佩她这点,学习特别刻苦努力,不畏难。”南昌地铁大厦项目材料组组长王群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发现五十岁的王秀兰看上去并没有实际年龄那么大。用她的玩笑话来说:“因为我学习努力、天资聪颖”。也许,正是因为她有一颗乐观坚强、勤于学习的心,让她能够不断汲取正能量,成为散发时代气息、彰显时代魅力的巾帼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