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出台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 2020年前实现用电需求自给自足
今视网5月5日南昌讯(记者 良保)5月5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向全省公布了《江西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记者了解到,规划首次对煤炭资源、交通运输和环境容量等因素进行测算,提出2020年以前依靠自建煤电满足用电需求,力争2020年投产一台核电机组。
5月5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召开《江西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
思路
2020年前依靠自建煤电满足用电需求
据江西省能源局副局长刘静介绍,《江西省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主要分析了我省电力发展现状和主要矛盾,预测了中长期用电需求,提出了煤电、核电、可再生能源等电源和区外电力发展目标和电网未来发展思路。
规划提出我省电力中长期发展总体思路为2020年以前依靠自建煤电满足用电需求,同时做好区外电力规划,争取优质电力入赣;中长期煤电、核电与区外电力并举,在保障电力需求的基础上,优化电力结构。
预测
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720亿千瓦时
“规划首次对煤炭资源、交通运输和环境容量等因素进行测算,提出了我省煤电发展的‘天花板’,并根据分区电力平衡原则和蒙西至吉安铁路煤运通道建设情况,提出了我省的煤电布局原则。”刘静介绍到。
同时,预测全社会用电量2020年将达到1720亿千瓦时,2025年2300亿千瓦时,2030年2800亿千瓦时,2050年4000亿千瓦时;全社会最大负荷2020年将达到3250万千瓦,2025年4400万千瓦,2030年5380万千瓦,2050年7900万千瓦;而电力缺口2020年将达到1000万千瓦,2025年达到2400万千瓦,2030年达到3400万千瓦。
目标
力争2020年投产一台核电机组
规划根据我省清洁能源资源潜力提出了发展目标。水电方面:我省将进一步挖掘我省水电装机潜力,2020年基本达到水电技术可开发容量(约570万千瓦),同时积极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核电方面:我省将密切跟踪国家内陆核电政策,力争2020年投产一台核电机组;气电方面:根据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情况适时启动天然气分布式发电建设,力争2030年装机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风电方面:加快风能资源的分散开发利用,2025年达到风电技术可开发容量(约300万千瓦),随着低风速发电技术的成熟和推广,2030年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方面:鼓励建设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2030年装机规模力争达到400万千瓦。
规划
气电项目2030年气电规模争取达到100-300万千瓦
天然气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的资源,大部分用于城市燃气与工业燃料,用于发电的资源量仅占五分之一左右。而我省无常规天然气资源,近期不具备发展气电大型燃机的条件。省内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相对较丰富,我省将紧密跟踪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技术发展动态,适时启动天然气分布式发电,2030年气电规模争取达到100-300万千瓦。
风电项目2015年风电规模100万千瓦
我省属于风能分散利用的区域,风能资源多集中于鄱阳湖、武夷山等地区,风能资源开发条件相对较好。全省将加快风能资源的分散开发利用,2015年风电规模100万千瓦,2017年规模150万千瓦,2020年规模200万千瓦,2025年规模300万千瓦,基本达到当前技术可开发容量。此外,随着低风速风电技术的成熟应用,2030年风电规模有望达到500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项目2015年达到100万千瓦
根据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多少,我国太阳能发电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我省所处的中部地区规划规模仅占十分之一左右。受资源条件制约,我省正积极推进太阳能热利用,适度发展太阳能发电,将通过鼓励建设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提高光伏发电利用规模,2015年达到100万千瓦,2017年达到180万千瓦,2020年达到240万千瓦,2025年达到320万千瓦,2030年力争达到400万千瓦,超过中部各省的平均水平。
生物质发电项目2015年达到30万千瓦
据了解,我省生物质能相对丰富,但是发电可利用容量较少,将有序开发生物质能。包括:以非粮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重点,加快发展生物液体燃料;鼓励利用城市垃圾、大型养殖场废弃物建设沼气或发电项目;因地制宜利用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发展生物质发电、气化和固体成型燃料。全省生物质能发电2015年达到30万千瓦,2017年40万千瓦,2020年50万千瓦,2030年达到7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