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催生农村经济新业态

11.12.2015  09:46

  当前,“互联网+”正在农村地区掀起一股火热的电商浪潮。电商从城市迅速走向农村,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纷纷下乡布点,抢占农村电商的先机。将网购等新兴消费模式引向农村,拓展农民购物的需求,让“工业品下乡”。但同时,农村电商也被寄予厚望:解决农产品卖难价低的问题,增加销售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前不久,我省出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意见的若干措施》,支持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支持土特产进入“电商超市”。提出支持建设网上江西特色专区等措施,支持在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建设江西特产专区(产业带、特色馆、专业市场等);

  让农产品电商品牌“叫得响”。提出培育农产品电商品牌等措施,支持赣南脐橙、蜜橘、水产、山茶油、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开展线上销售,培育一批知名农产品电商品牌。

  “本着‘服务农村、助力农业、致富农民’的根本宗旨,江西邮政自筹资金1亿多元,打造‘农村e邮’O2O电商平台,依托邮乐网上线农产品1000余款,销售上百万笔,在线下建成376个‘农村e邮’站点,帮助农民实现销售、购物、生活、金融、取件、创业‘六个不出村’。”10月19日,在江西省电子商务推进大会上,江西省邮政分公司总经理李金良介绍了邮政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发展经验,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农村e邮’的根本宗旨是让江西优质的农副产品不再难卖。”李金良说。

  为了让电商的种子尽快落地生根,江西邮政建立起三级运营管理体系,推进农村电商对接基层、对接农户,快速响应和高效服务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省分公司成立了“农村e邮”建设项目组,负责基础建设规划及项目推进;在县分公司成立运营服务中心,承担“农村e邮”项目的实施落地,负责对接政府、邮路规划、站点建设、运营指导、站主培训、农产品挖掘销售等工作;在行政村建立“农村e邮”服务站,每个站点统一配备电脑、电视机、POS机、形象墙、展示架和店招等,负责为村民提供电商销售和网络代购,并搭载助农取款、代投快件、代缴费等诸多便民服务。

  目前,江西邮政已在广丰、瑞金等18个县(市、区)建立了县级运营中心和37个仓储配送中心;聚集农村商户5657个,培育孵化电商企业100多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通过“农村e邮”电商平台,一批有特色、原生态的农产品被“送出去”,一批有想法、有冲劲的年轻人被“引回来”。在致力于将优质农副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的同时,农村电商也在助力农村青年返乡创业。

  在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今年84岁的廖秀英做咸鸭蛋已有几十年,她腌制的咸鸭蛋色香味俱佳,十里八村的乡亲都会上门购买,但她从未想过自己做的咸鸭蛋会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自今年4月在邮乐网上开网店以来,廖秀英的咸鸭蛋已卖出五六千个。目前该村已有10多家农户加入腌制咸鸭蛋的行列。

  在上饶市广丰区军潭村服务站,张晓兰已为当地农民通过网络销售各类农产品3000余笔,助农增收20余万元。如今,张晓兰已注册成立了自己的电商公司。一批年轻有想法的创业者在邮政的帮助下,开始走上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

  品牌化是现代农业成熟的标志。江西邮政在“农村邮乐”的统领下,注重挖掘江西家乡味道,倾力打造全省统一的“老俵情”品牌,并出台措施,重点扶持30个村站和30个地方农产品,进一步做出自己的品牌,实现产业化经营。如今,“廖奶奶咸鸭蛋”“卓氏蜜梨”“宁都香芋”“广丰马家柚”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品牌正在逐渐形成,并在“老俵情”的包装推广下走出江西、走向全国。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212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6.5%。全省有22个县(市)列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农村电商这片广阔的“蓝海”,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竞逐者。

  记者 刘佳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