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入驻工商局难避瓜田李下

16.10.2015  17:44

  知名打假人王海日前在其微博上实名举报北京市工商局开发区分局消保科科长王晓峰以及京东商城,称“京东商城职员冒充工商局公务员在工商局办公处理消费者举报投诉”,同时贴出大量证据称王晓峰在京东商城购物免单。13日,相关部门责任人回应,京东确有联络员进入分局工作场所,但职责只是配合解决消费投诉。对于举报王晓峰在京东商城购物免单问题,工商部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10月15日《长沙晚报》)

  在笔者看来,即便最终被举报的消保科科长王晓峰被证实没有违法违纪行为,也无法消除人们的顾虑。换句话说,电商入驻工商局,配合解决消费投诉,这样的做法不妥,其问题不是出在产生了既成的违法犯罪事实上,而是从根子上就没摆正官商两者的位置。

  不妨试想一下,消费者到工商局举报,结果却看到涉事企业的工作人员端坐在旁边的屋子里办公。这就好比,小孩被人欺负了,回家找妈妈告状,却发现欺负自己的人正和家长谈笑风生。如此场面,难免会让民众感觉到不舒服,以为工商部门坐歪了屁股——消费者毕竟是陌生人,哪儿比得上人家朝夕相处产生的感情呢?而这种观感一旦产生,即便工商部门和企业一再解释他们之间是清白的,也难逃瓜田李下之嫌。

  事实上,企业派出联络员到工商部门办公,也不一定能提高处理投诉的质量。其一,联络人员没有行政执法权,是无法直接受理消费者投诉的,把他们派到工商局,至多只是起一个沟通协调的作用。而执法部门和企业本来就各有受理消费者投诉的机构,以往只要两者进行对接即可。如今平白无故多了一个环节,这对于投诉的处理,岂不更费事?其二,即使因为有了联络员,让处理投诉的速度提升了,可谁能保证工商部门不会偷懒撂挑子,让联络员分担一些自己的本职工作?谁又能保证,联络员不借用公共资源为自己的东家套取点内幕消息,谋点私利?

  而且,京东派人了,淘宝、苏宁、唯品会等等要不要派?眼看竞争对手“近水楼台先得月”,其他电商未必能坐得住。他们可能会想,就算不涉及利益输送,到执法部门里面上班,平常混个脸熟,扯扯大旗也是好的。而这种模式如果可以推广,那么以后去工商部门投诉,就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电商安坐其中。

  如今,网购方兴未艾,随之而来的投诉也会增多,也许有些地方工商部门的人手不够让执法力不从心,想要试行一些新方法,这可以理解。电商愿意主动站出来,如果确是想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投诉环境,那也不是什么坏事。但需要强调,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应该有明确的界限。企业可以来政府部门办事,却不能在这儿供职。作为消费纠纷的仲裁者,工商部门就该在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保持一种公正、中立的姿态,除了处置纠纷之外,还要不与当事的任何一方产生纠葛。如此,才能让违法违规者心怀敬畏,增进人们对工商执法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