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儿自拍自编电影为97岁老母祝寿
今天对68岁的退休美术老师陈仲濂来说,是个大日子。他为这一天精心准备了大半年——今天是他母亲97岁的生日。而他献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是他自拍自编的电影,将在今天下午“首映”。
知道这件事情,是因为陈仲濂给我们报社也送了请帖。摊开请帖,是一张半米长、30厘米宽的白纸,上面是用毛笔一挥而就的行草,25列,350余字,最后落款是陈仲濂自己刻的印章,颇有古风。
这样一位美术老师为老母亲准备了电影贺寿,想来也是有趣得紧,我们赶紧上门一探究竟。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97岁老母亲做过军医
68岁儿子是未婚画家
陈仲濂的家在旌孝街上,一幢颇有年纪的筒子楼的二楼,陈老师和母亲同住。从住宿环境以及家具布置来看,两人过得很简朴,墙上挂满了陈仲濂的书画作品,大半都是他为母亲画的画像,不同年纪以及不同背景的。
这是一对生活在一起一辈子的母子,97岁的林希韫话不多,说起儿子时,重复最多的就是“好,好,是个好儿子。”
“我母亲一生很坎坷,我想拍一部电影记录下来。”陈仲濂很健谈,健谈到介绍他的母亲时,是以“那我长话短说吧,我母亲姓林,林这个姓很有来历的,商纣王那时候,纣王荒淫无度……”作为开场白的。
在陈仲濂看来,坎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庭,一是工作。
1918年生的林希韫,在年轻时当过军医,也是金华市中医院的第一个西医医师,西医科室也是她独自创办的。陈仲濂有5个兄弟姐妹,大哥出生不久,就送到了丽水一个农户家里,“那时候当军医,每天要奔波,没法照顾他。”这位大哥后来就没了音讯,陈仲濂几年前去丽水找过,但是没找到。
“我十几岁的时候,父母亲就离婚了。”离婚后,林希韫带着5个子女,又当爹又当妈。
“后来我们长大了,3个儿子又上山下乡十多年,不在母亲身边。”陈仲濂顿了顿说,“现在想起来还很惭愧。”
母亲对陈仲濂的影响,在采访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得出。
看到我们采访时茶杯空了,97岁的老母亲要为我们倒水,记者多次推让后,还是执意为之。陈仲濂说他母亲做事特别执着,很明显,在这点上陈仲濂很受自己母亲的影响。
从14岁开始,陈仲濂每天都写日记,直到现在也没有一天间断。
陈仲濂说,他少年时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型画家,“很喜欢学问,不当单纯的画家,所以每天都要看书,都要画画,很少有其他时间。”
几十年下来,陈仲濂自认为在广度上已经够格了,可是离学者型画家还有距离。
另一件不同与常人的是,68岁的陈仲濂到现在还是未婚,“我觉得我的理想还没完成,还没法结婚。”
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母亲96岁港澳游是素材
儿子花了半年剪辑配乐
去年这个时候,陈仲濂和大姐带着母亲跟着旅行团在香港、澳门、海南、桂林等地旅游,老母亲在澳门过了自己96岁的生日。
那是一个老年旅行团,不过年纪最大的,还是林希韫。职业是医生又爱打太极健身的林希韫身体一直不错,旅行团的成员们在她面前都是小辈,大家也爱和这位经常咧着嘴笑的老人聊天,说得最多的还是探讨健康长寿的心得体会,这也让陈仲濂萌发了拍电影记录下来的念头。
说是拍电影,其实里面一半多的素材,就是那次旅行中陈仲濂拿着DV机一路的拍摄取景。母亲坐在车上观赏窗外风景、母亲见到大海一脸惬意、母亲看着广场舞入迷、母亲从轮船上箭步跨上岸、母亲和旅行团“小辈”们聊天……
没有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唯美空镜头,有的只是旅行中母亲的点滴经历,电影一共有3小时50分钟,这些镜头占据了一半的时间,因此电影的名字被陈仲濂称为《港澳南国行》。
“我看不惯那些老人在世的时候关心不多,老人一去世才大操大办的行为。”陈仲濂说自己是一个行动派,有了目标就不会轻易放弃,这也是和母亲学的。
电影素材的剪辑拼接、音乐配合、字幕加注,都是陈仲濂一点点学起来的。大半年时间里,他都在制作这部电影,现在是第五稿,也是他最满意的一稿。
陈老师邀请大家
今天去捧捧场
“首映式”设在胜利街上锦绣江南公馆2楼的茶座,陈仲濂包了场,从下午3点开始到晚上10点,安排了晚饭,电影从6点开始正式放映。
“请了去年参加旅行团的30多个朋友,还有老邻居、母亲的同事、我的小学同学。”陈仲濂准备得很周全,为了节省费用和适合老人口味,他订的饭菜都以素材为主,瓜果也采购妥当,还特制了两条横幅,专门为母亲祝寿。
“场地全部坐满,大概能有六七十人。”陈仲濂说,“希望能有人也来捧捧场。”
本报记者 张苗/文 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