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锋:电影来告诉我们谁是真正的“伏地魔”

13.01.2014  10:55

  中日关系随着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而降到数年来的“冰点”,如今两国之间的外交风波更是蔓延到了第三国,两国官员在英国媒体上爆发舆论战。2014年1月1日,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撰文抨击日本军国主义像“伏地魔”。4天后,日本驻英大使林景一反诬中国才是亚洲的“伏地魔”。(1月10日《河南商报》)

  当中日两国的驻英国大使都在指责对方是“伏地魔”之时,笔者更愿意把解构的目光放到电影中,让“伏地魔”自己来说话。如果说用罗琳在魔幻小说中《哈利波特》来分析,恐怕有点不接地气,毕竟故事都没办法追本溯源。而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把打造出“伏地魔”这个经典角色的演员拉尔夫·范恩斯搬出来,从他身上来演义出谁才是那真正的“伏地魔”!

  类似于“伏地魔”这个嗜血角色,拉尔夫·范恩斯还打造出另一个经典的银幕形象——《辛德勒的名单》中的残暴纳粹军官——阿蒙葛斯。拉尔夫·范恩斯出色的演技,也让大家对这个法西斯军官印象深刻。然而这银幕上的原形在纳粹集中营里,却是亲手杀死过五百名犹太人的恶魔。

  有意思的是,作为才华横溢的演员拉尔夫·范恩斯,他出彩的作品都是二战题材。譬如《生死朗读》中的在二战阴影中成长起来的德国人米高,更有《英国病人》中的被烧的面目全非的飞行员,也就是那位“英国病人”。而他毁容之后的银幕形象,也让日后“伏地魔”的定型有了按图索骥的灵感。

  电影是电影,我们却可以从电影中还原真实的认识。拉尔夫·范恩斯用精湛的演技,塑造出多个经典的二战人物之悲情史。当他最后被定格成“伏地魔”的时候,我还是很明显地在他身上认出几分《辛德勒的名单》中那纳粹军官的样子。演员的角色都是融会贯通的,拉尔夫·范恩斯在“伏地魔”和纳粹军官之间,恐怕已经有了角色附体的意思了。而再看《辛德勒的名单》之时,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人性深处那恐惧的颤抖。

  和平是所有人的渴望,但是当今亚洲却已经被安倍以及他的党羽搞的乌烟瘴气。自称是二战甲级战犯岸信介的信徒,安倍毫不掩饰自己对军国主义的渴望。而最近靖国神社拜鬼更是把中日关系拉到最冰点。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的日子,安倍却异常高调地把和平氛围踢到一边,他是在用日本的命运来满足一己之私欲,这个私欲就是让骨子里的军国主义还魂。

  “伏地魔”和日本军国主义都有相似之处,都有着藏匿最黑暗部分的“魂器”。稍加想下,“东方纳粹”的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在悄然地借尸还魂,如果任由安倍肆意妄为的话,恐怕“伏地魔”的角色都不需要拉尔夫·范恩斯来扮了,直接叫安倍自己本色表演就已足够。但那时恐怕就不是亚洲人民的福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