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骚扰成众人之"伤" 律师建议完善法律加大行政处罚力度

25.12.2015  09:41

  图片来自网络

    “你要贷款吗?我们这可以办理贷款……”南昌市民张先生近日被此类骚扰电话弄得焦头烂额。记者近日经过多次随机调查后得知,类似张先生这样经常被此类电话骚扰者还有不少。律师为此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骚扰电话的行政处罚力度,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案例:每天平均接到近10个骚扰电话,白昼黑夜照打不误

    “这段时间,我每天都会接到近10个信贷等骚扰电话,有时正在开会时也会接到,真让人要崩溃!”24日,在南昌从事文化策划的李先生颇为无奈告诉记者。李先生在南昌工作了十多年,近段时间以来,经常有信贷、提供发票、卖房子等骚扰电话打过来,白天有,晚上也有,严重影响了其正常工作和生活。

  “由于工作原因,座机提示有未接电话,担心是业务电话,我都会赶紧直接回拨过去,但绝大多数都是信贷等骚扰电话,本来就挺忙的,还经常有骚扰电话,泪崩。”李先生烦闷不已道,“有时,我会客气地说声‘不好意思,我没空’,然后挂了电话,哪晓得过了一、两个小时,对方竟然还会再次打来电话推介其业务,由于座机无法拦截骚扰电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李先生连连叹息道。

  记者经过多日随机调查发现,发现李先生经常被骚扰并非个案。记者随机调查的10人中,几乎每位移动手机客户都有被骚扰过的经历:被骚扰者中,年级大的七、八十岁,小的只有十多岁;骚扰时段大多在白天,少数骚扰则在晚上;被骚扰者城市有,乡村也有。

   暗访:对方称“可帮办大额贷款”,但提及公司是否有相关资质则直接挂机

  随后,记者以回拨未接来电为由,拨打了经常骚扰李先生的电话0791-877972xx,877015xx,接电话的一名男性工作人员自称是“信贷公司”。

  该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公司可以帮有贷款需要的人办理大额贷款,只需要贷款者提供相应的房产证等证明,就可办理贷款业务,方便快捷,程序简单。在贷款办理下来后,他们要按照实际贷款额度按比例收取相关费用。

  当记者提出“为保险起见,要看看对方公司是否有相关资质”时,对方却避开话题,只是保证肯定能够办好,随后直接挂机。

   律师: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江西东鸿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东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骚扰电话禁而不绝,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个人信息泄露,其次是骚扰式推销工作人员是按照电话顺序依次拨打,所以移动客户、电信客户基本上无一能幸免。

  “虽然 《刑法》、《民法通则》中都有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条例,但是这些法律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规范比较零散。所以,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法律保护个人隐私。”他如是介绍说。

  为此,他呼吁尽快建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法》,加大对骚扰电话的行政处罚力度,填补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立法存在的空白。同时他建议,公民自身也应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尽量不要泄露个人信息。记者周再奔、实习生喻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