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缘何难成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

24.10.2015  12:26
原标题:画廊缘何难成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

  原标题:画廊缘何难成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

  画廊缘何难成艺术品交易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原本是股票资本市场中的专用名词,在艺术品市场中,简而言之就是一手市场的意思,画廊、艺术博览会等便属于这一范畴。在西方艺术生态中,画廊与艺术家签订严格的代理合同,并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取信于藏家。反观中国艺术品市场,相比西方成熟的画廊运营模式,国内画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经营也多依赖于拍卖市场。在藏家的眼中,拍卖会是他们购买艺术品的一级市场。

  那么,原本应是一级市场的画廊,为何日渐式微,未来又该如何发展?

   私下交易

   导致画廊日渐式微

  在规范的艺术品市场中,画廊和拍卖行分属于一、二级市场。前者负责发现、培育、推介艺术家,后者则专注于艺术品交易。西方艺术品市场便是恪守这一规范,艺术家一旦与画廊签订代理合同,便不可私自卖画。艺术家是纯粹的商品创造者,画廊负责包装、经营、销售。美国的高古轩画廊是全球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画廊之一,他代理了近50年来最有名的艺术家,也曾多次改写代理艺术家的拍卖纪录。有很多本来并不太出名的年轻艺术家只要到高古轩“镀上一层金”,作品价格就能成倍增加。约翰·科林在加入高古轩画廊之前的作品价格约为40万美元,而被高古轩招致麾下后,他作品的拍卖纪录达到84.75万美元。足以证明,一家优秀的画廊可以引导市场的走向。

  而在国内艺术品市场,大多画廊不仅没有影响艺术家和艺术市场的权威性,反而对名家有很大的依赖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营画店一统天下,是当时藏家购买字画的惟一渠道。当时作品价格差异不大,整体数量有限。在拍卖市场红火之后,画廊不再具备价格优势,“惟一性”也不复存在。”齐建秋表示。此外,在西方,签约画家不可私自卖画的规定在目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艺术家不想把作品交给画廊去卖,白白让画廊赚去一笔佣金。而藏家的心理则是,从艺术家手上直接买画才可以保真。

  对于年轻艺术家而言,他们也不愿轻易与画廊签约。一方面,画廊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包装、推广周期过长,另一方面,一旦作品被买断,艺术家就要完成流水线般的重复创作。“画廊培养一个艺术家一般要三五年的时间,如果直接将作品送至拍卖会,依托于一些不规范的操作,比如自拍自买炒作价格,几场拍卖会下来作品的价格就会翻倍。”业内人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