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风景留在绸缎上,一针一线“绣”美婺源!
28.06.2016 23:09
本文来源: 旅游局
6月26日,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罗杨先生及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先生一行前往婺源参加“苏州刺绣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婺源基地”揭牌仪式,婺源县副县长潘显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永安一同出席。
揭牌仪式
篁岭景区董事长吴向阳先生(左)与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罗杨先生(右)
罗杨先生留字——含英咀华
苏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盛行于苏南地区,具有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等特点被誉为中国“锦绣之冠”,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婺绣曾在婺源民间十分流传和兴盛,像古代待字闺中的姑娘刺的“绣红”、“女红绣”、婚配嫁娶礼服均有各种刺绣花饰,如鞋垫、肚兜、荷包。但是社会变迁、民俗更易,婺绣目前基本已濒临失传,亟待挖掘和拯救。此次篁岭景区与苏绣研究中心一起合作成立绣缘堂,致力于发掘和传承婺源民间刺绣文化传统,吸纳和培训婺源本地绣娘,将婺源本地的各种民间题材和风景特色体现在刺绣中。这必将成为全国“旅游+文化”的经典案例。
“绣缘堂”苏绣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卢招娣老师与婺绣绣娘讨论刺绣技艺
“绣缘堂”刺绣作品——篁岭晒秋
篁岭作为徽州古村的代表,粉墙黛瓦、雕梁画栋,集中了数百栋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古民居,步入其间仿似步入徽州古建博物馆中。它不仅传承特色民俗项目“晒秋”及婺源小吃制作,而且致力于打造民俗文化村,通过深入挖掘江南一带民间文化,将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项目,如苏绣制作、歙砚雕刻、甲路伞绘制等引进村内,为游客生动展示活着的民间技艺。
传统民间文化在古村熠熠生辉,成为了篁岭旅游的金字招牌,每年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获得了良好的口碑与景区形象。
编辑:严丹
本文来源: 旅游局
28.06.2016 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