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留守女孩手绘图画 自称想做“暴力女”

28.06.2015  21:54
原标题:8岁留守女孩手绘图画 自称想做“暴力女

  原标题:孩子画的老师“拿着棍子” 还说想做暴力女

  “我是一名打人老师,我是慕丽女(暴力女)。”一名8岁留守女孩的手绘小人书中出现这样的话语,让前来为他们做心理辅导的心理咨询志愿者们既揪心又惊讶,在这样一个年仅8岁的女孩子心里,长时间的离开父母、长时间的沉默寡言,留守,到底会给她带来怎样的心理伤害?

  昨日上午,9名拥有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证的志愿者,来到长安区王莽街道办,为这里的10余名留守儿童做心理疏导,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通过游戏 让孩子打开心扉

  昨日上午10时许,在长安区王莽街道办王莽敬老院内,9名志愿者与该街办14名留守儿童见面。起初孩子们很谨慎,甚至有些抗拒,“与城里孩子有区别。”志愿者说。

  为了消除孩子们的戒备心理,心理咨询师们以游戏“破冰”。咨询师和孩子们一起围成大圈,先是自我介绍,每个人都要用一个动物来形容自己;接下来是“大风吹游戏”,孩子们开始表现活跃起来。

  为了让大人和孩子进一步熟悉和融合,大家还进行了“我的家”游戏:孩子们分成两组,四个咨询师通过自我介绍,让两组孩子邀请自己加入队伍。为了确定孩子自我认同,在咨询师的带领下,每个孩子还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优点。咨询师与孩子们一起游戏,使孩子在开心的状态中接受陌生的咨询师。最后,咨询师们教孩子做一本属于自己的故事书来介绍自己,咨询师从绘画中发现部分需要重点关注的孩子。“通过游戏,让孩子在欢乐中可以自然而然的表现平时的状态,让我们得到更多讯息。”一名心理咨询师说。

   8岁女孩手绘图画自称暴力女

  志愿者逐渐解除了孩子们的戒备,但此时站在身后的家长却又“挺身而出”。

  昨日上午,志愿者们设置了一个为孩子们赠送学习用具的环节,他们准备了书包、彩笔,各种本子文具等礼物,放在一起,任由孩子们去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起初,看到崭新的各种物品,孩子们并没有显得很激动,他们很戒备,在试探。”一名志愿者介绍,之后孩子们在人们的鼓励下开始去挑选奖品,其中一个孩子挑了一个书包,但站在身后一个看上去像是爷爷的家长,却非要孩子去拿另外一个书包,“那家长说另外那个书包更漂亮,不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拿奖品,这其实是对孩子心灵的一次伤害。

  在绘画分析环节,志愿者们希望孩子们画一个有关自己的故事,希望从中看到孩子的内心。其中一名8岁的女孩儿,画了三页纸,第二页左侧写着“我要当老师”,右侧画了一个老师模样的卡通人物,左手拿着一根棍子样的东西;第三页则全部是文字,写着“我是一名打人老师,我是慕丽女(暴力女)”字样。

  志愿者孟老师介绍,她曾与这名孩子就此进行交流,孩子的话让她内心震颤,“孩子说最后一句她想表达的是‘我是暴力女’,但字不会写。”孟老师表示,孩子告诉她,自己曾被老师打过,所以在希望见到父母之余,最想的就是当老师,而且是当一名也可以打人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