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留洋小将是好是坏?国内外收入差距巨大
广州恒大总是习惯在圣诞节给球迷“送礼”。
从埃尔克森、雷内到邹正,圣诞节宣布新球员加盟成了恒大的惯例。25日上午,恒大又宣布与徐新、李源一两位留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小将完成签约。
但是,恒大此举却遭遇了业内和球迷的质疑:中国海外球员本就少,放弃留洋机会踢中超对于中国足球难道不是种倒退?
早报记者 宋承良
恒大的“全华班”战略目标
引进两位小将,并不是恒大的“冲动消费”。
据早报记者了解,恒大几个月前就开始寻找1993届国奥队球员乃至年龄更小的苗子,12月前就与徐新和李源一所在马竞和葡甲莱雄伊什俱乐部基本谈妥。
这些国奥队的适龄球员,是恒大对未来的布局。
首先,引进有海外经历的年轻球员价格低廉,可解决恒大未来五年乃至十年的人才储备问题。
其次,在今年11月6日恒大正式挂牌“新三板”后,恒大列出的目标明确:培养中国足球人才,六年内实现“全华班”。
目前,李源一和徐新两人都是国奥队的绝对主力,也会是未来国足的中坚力量。
但是,一位恒大内部人士告诉早报记者,之所以今年不再引进成名国脚,也在于恒大一线队人数接近饱和,于汉超等国脚都因为无法获得稳定出场时间动了离队念头。
那么,这两名小将会在恒大有位置吗?如果没有,为什么不继续放他们在欧洲历练?
欧洲发展空间有限,那恒大呢?
对于两位小将留洋球员的身份,让球迷对于恒大颇有不满。社交网络上不乏“把留洋球员都买回来,不利于中国足球发展”的观点。
针对质疑,我们首先来看看徐新和李源一的数据。
恒大引进的徐新目前21岁,司职中场。2014年开始代表马德里竞技C队征战西乙西丙,同年升入马竞B队。
虽然马竞主帅西蒙尼曾将其纳入青年欧冠报名名单,但参加了50场以上西丙的徐新,至今从未入选马竞一队。
22岁的李源一2013年8月加盟葡甲博阿维斯塔俱乐部,能打边后卫、边前卫、后腰等多个位置。
过去两个赛季,他在葡萄牙二级联赛获得了30次出场机会,有2球进账,介于主力替补之间。
就两人效力的联赛等级和个人实力来看,在欧洲发展空间较为有限。
球迷或许了解两人的能力,但他们更不解的是:恒大队中的空间甚至比欧洲更小。资深足球记者徐江就表示:他俩就算回国,也应该先加盟一个能保证出场时间的俱乐部。
《足球报》国内部主任李璇也认为:恒大买徐新和李源一不是罪,但如果只是放在板凳上偶尔打打足协杯,那就免不了被诟病,成为众矢之的。
在恒大,同龄人廖力生 、王军辉等球员出场机会寥寥,不过俱乐部已经表示将对小将采用租借锻炼方式。
在斯科拉里的要求下,所有年轻人都将参加冬训以接受考察,如果巴西人认定球员下赛季可以获得出场机会,恒大会选择留下该球员。反之,这些有潜力的年轻人会被外租。
收入差距,中国足球的“魔幻”现实
这些年,足协、家长和经纪公司开始把小球员送往葡萄牙和西班牙从小接受培训,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中国球员在欧洲“落地开花”。
不过略显尴尬的是,青少年留洋工程似乎只是起到了镀金的作用,不少小球员在欧洲踢了一两年,就纷纷选择回到国内。
这其中,实力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更关键的是经济因素。
一位从事青少年留洋推广工作的经纪人告诉早报记者,“决定这些孩子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看欧洲当地联赛的水平是否可以满足球员的需求,如果回国可以获得稳定出场机会,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欧洲踢球与国内踢球的待遇相差很大。”
在欧洲第二乃至第三级别联赛踢球,收入比起国内可以差距十几倍。此番徐新和李源一加盟恒大,据了解,两人的待遇在同年龄段球员中也属于顶薪。
在中国足球市场人才有限,价格虚高的当下,如果踢不上欧洲主流联赛,这些孩子就往往需要在理想和现实中做出选择。
“站在我的角度,不希望球员轻易放弃留洋,但有时候没有办法。”这位经纪人称。
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却有许多球员扎根欧洲金字塔底部,成为海外军团的另一道风景。
据“转会市场”统计,目前有超过200名日本球员在海外踢球,星散于欧洲21个足协的联赛。
其中最大的聚集地就是德国,有多达29人,而人数排名第2的居然是黑山联赛,有多达14名日本球员。
韩国球员中,则有扎根瑞典的文先民、克罗地亚的郑运等球员。
目前这些成名的日韩球星中,李青龙、尹锡荣都曾有委身低级别联赛的经历,而本田圭佑年轻时也曾在荷乙效力。
走出去和买回来,个中滋味,只能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