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元建造的浮桥该不该拆

18.04.2015  13:59

  在宜春老城区商业中心的繁华地段,有一家名为“步步高超市”的大型商业中心。该超市前有一座由其自行出资100万建起的浮桥,取名为“爱心桥”,横跨穿城而过的秀江河,与另一座名为袁州大桥的大型斜拉索桥平行,两桥相距约百米左右。近期,这座浮桥有没有必要再保留成为不少网友与市民热议的话题。主张拆除者认为,此桥当时是因袁州大桥大修而临时修建的,已使用了几年,现在要花费大量资金维护,不值得保留,应尽快拆除。反对者则认为当初修桥花了100万元,现在拆除不仅浪费,还造成市民的不便,没必要拆除。对此,浮桥的管理部门也陷入了尴尬。

  市民争论 有人说不安全 有人说拆了可惜

  近日,一则由宜春网友“天眼”发出的《步步高爱心桥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拆除!》的帖子在网友中引起高度关注。“天眼”称,经咨询相关部门,步步高爱心桥原本用于临时性的便道桥,桥体就那几根钢丝绳拴在河堤,如遇汛期,湍急的水流会不会造成浮桥断裂难以预测。况且目前桥已基本失修,桥面木板腐朽,钢材生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建议尽快拆除。如果不拆也行,请相关部门对浮桥安全进行检测,并明确涉及浮桥相关安全责任,并在桥头立牌公示。

  该帖发出后,立即引起了不少网友跟帖,有的赞成“天眼”的建议,从安全防护考虑拆除。网友“秀水悠悠”说,当时建“爱心桥”是因为袁州大桥要维修,现在袁州大桥已通行,桥上也有引桥进入步步高超市,拆除浮桥很有必要。

  也有网友认为,修建浮桥花了上百万元资金,才三年时间就要拆除,有点可惜,应物尽其用。有关部门可对该桥进行监测,及时维修加固。

  说到这座浮桥的来历,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步步高超市位于秀江河南岸边,当时是市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超市动工时,恰逢相距不到100米的袁州大桥大修,南北交通被阻隔,市政府便动员步步高建设方出资建一座临时通行的桥。于是,建设方出资建了这座浮桥,桥的选址正对着超市门口,可能是为了方便招揽生意。

  为了一探浮桥的状况,记者12日来到现场,当日是星期天,桥上虽不断有人通过,但人数不是很多,而相距近百米的袁州大桥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记者随机询问了过往市民对浮桥的看法,大多数市民都说很方便,特别是老年居民。家住河北岸的刘大妈告诉记者,过去没浮桥要从坡度很大的引桥上袁州大桥,提点东西走得很累。而走浮桥就没那么累,希望这座桥不要拆。

  记者又来到袁州大桥,在这里过桥的市民对浮桥的拆留抱无所谓的态度。市民小易说,一座浮桥花那么多钱修建,也只是方便了少数人,大多数人还是走大桥。一座大桥旁弄座小浮桥确实没有必要,经常看见工作人员维修,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尤其是刮风下雨或汛期,浮桥不是很安全。

  设计方说法 浮桥可用百年 但需加强管护

  为了解浮桥的产权及管理问题,记者首先来到建桥的投资方步步高物业公司,该公司经理文钱安告诉记者,该桥建于2012年,由公司投资100万元。当时建这座桥,是因袁州大桥大修,市民急需一个通道,就响应了市政府的建议捐资建浮桥。

  文钱安说,当时他参加了建桥筹备会,会上决定桥建好后由市政工程处接管,进行日常维护管理。文钱安表示,公司出资建桥不是为了招揽顾客,其实这座桥并没有给超市带来什么实际作用,对面就是青龙超市,仅几步之隔,同样都是城区的大型商场,顾客有选择的自由。

  为了解该桥的设计情况,记者又来到承接该桥设计的宜春市公路局勘察设计院,该院主管这个项目的院长邹军平介绍,市政府将桥的设计交给了本院,也没签订设计合同。从设计层面来说,这座桥是长久使用,年限可达一百年。从目前情况看,桥的安全性还是比较好,即使有最大的洪水也可以保持桥面在水上浮起1米。使用的拉索压力也经过反复测算,可以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邹院长告诉记者,但是,这种铁质浮桥需要及时维护管理,现在有的桥柱在生锈,设计院为此画了一个水中铁柱防锈除锈图,结合桥的压力等安全系数做了一个维护方案,如果按照方案实施,是没有问题的。

  有网友担心浮桥会阻塞河道与阻挡船只通行,对此,宜春市水利局的江河管理局局长易志明称,建桥时做过防护评价,对安全无影响。秀江河是一条不通航的河流,也就不存在阻挡船只通行的问题。只是会出现一些非法捕鱼的小船或清扫河面垃圾的小舟,其他没有任何大船通行。

  管理方诉苦 每年十几万管护费有点吃不消

  据了解,该桥的维护管理属宜春市城管局下辖的市政工程处,对桥的存留,据该处多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管理难度来说,还真希望把桥拆掉。每到天气变化异常,尤其是汛期,要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去对付。哪怕是来了一场台风,也要派人到桥上值守,就怕风大桥的稳定性不好。

  对此,该处主任黎剑云告诉记者,浮桥建好后,就交给了市政管理处接管。这座浮桥贯通南北两岸,确实给一些市民带来了方便。他们也作过调查,反对拆桥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市民。

  黎主任说,最尴尬的问题是浮桥的管护。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桥的设计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每年要花费一笔巨资去进行构件更新与人工看护。材料费每年要花好几万,加上请工人的工资,一年的管护费要十几万。而且只要桥保留下来,就要不断地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桥也折旧得快,管护费还会不断增加。市政府拨付的经费也有限,管理处一直处于市民需求与管护资金短缺的尴尬。

  黎主任还称,如果为了节省费用管护不到位,又很容易带来安全问题。马上又要进入汛期,管理处还特意搞了一次现场应急演练,并将选择大晴天进行大检修,这将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专家观点 桥的去留应以节约为出发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浮桥的去留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决定它的去留也并非哪个部门说了算,据称至少要提交到市政府办公会议上讨论决定。

  一名市政工程方面的专家表示,增设市政设施,首先应权衡利弊。国家在经济建设中一贯倡导勤俭节约的原则,其实当初因大桥维修而临时搭建便桥,就没必要耗资百万建铁质浮桥。城市设施的钱都来自纳税人,不管是一座桥的留存还是任何设施的建设,都要以节约为出发点,应珍惜纳税人的每一分钱。

  ■信息日报记者陈国菊、实习生陈欣文/图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
线上线下双向发力 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江南都市报讯 邓津龙、全媒体记者曹章保报道:为全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