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期盼“廉价药” 莫让“药品降价令”成一纸空文

08.03.2014  14:03

受乡下老家亲友之托,笔者经常帮其购买一些胃舒平、黄连素、感冒胶囊等廉价效佳的低价药。然而,近几年,先是每次帮他们买药,几乎都得跑上好多家药店才能买到;后来,有的跑了大半城市也没能买到。与同事说起这事,大家都一肚子感慨: 20片装才0.6元的扑热息痛、0.2元一支的氯霉素眼药水、0.4元一盒的去痛片、1.2元100片装的扑尔敏、1.6元100片装的多酶片等深受百姓认可的常用廉价老药早已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十几元、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新药。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布过22次药品降价令,所涉品种多达万余,可许多降价药一降价就“消失了”。基本药、廉价药频频“退市”,不仅加重平民百姓的经济负担,导致“看病贵”、“看病难”以及“过度检查”难以根绝,更可怕的是,昂贵的治疗费用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压力甚至超过了病痛本身对患者的折磨,相当多的患者因为恐惧昂贵的药价而放弃了治疗。

治乱、治恶当用猛药。要解决“药品降价令”成一纸空文之错位现象,一是要确保药品生产商的基本合理利润,以提高生产企业的积极性,保证廉价药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对于消费者来说,适当涨价总比无廉价老药可买好。二是尽快出台医疗机构必备的常用廉价经典药品目录,并将此目录纳入医保目录,以确保患者能优先获得使用廉价药的实惠。三是尽可能建立起药厂与医院、与药店直接对接机制,挤出药品出厂价和零售价中间的泡沫。

总之,通过制定一系列严谨又科学的措施,并形成长效机制,既能保障百姓享受到“廉价药”,又要让生产“廉价药”的药企得到应有的利润,努力实现双赢。让百姓真正能从政府的“药品降价令”中得到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实惠。(杨学友)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