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承”的“断肠草”断了谁的肠?

05.04.2014  17:25

近日,云南白药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最新规定修改了药品说明书,正式宣布其配方中含有“草乌”,而“草乌”此前被指有毒。有微博大V指其在美药品批号与国内一致,但其披露成分却不含草乌,涉嫌违规。(4月4日 新京报)

云南白药的部分成分是国家“保密配方”,一直不予公开,我们民众理解。但是,同样的“白药”,在美国怎么就被打上配方了呢?再有,同样一瓶“白药”,一个有乌草,一个没乌草,显然是两种配方,怎么就能用一个批号呢?从这一系列举动中,我们看到了“云南白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乌草又名“断肠草”。资料显示,草乌中含有的生物碱对肾脏有一定毒性,超量使用会引起口唇和四肢麻痹、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但是,在此次公布前,“云南白药”对此一直讳莫如深。而云南白药董秘吴伟则称:“云南白药内含有草乌成分,但是经过加工程序,老百姓可以放心使用。”既然如此,那为什么美国版“白药”就没乌草了呢?

我们不难看出这其中的猫腻。

百年传承怎么如今就变味了呢?必须承认美国有着更为严格和完善的医药监督制度,而我国在此方面尚有欠缺。但是除了制度的不完善,这些药企本身是不是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在前两年,修正药业一口喊着“良心要,放心药”,而一手却在做着“毒胶囊”的勾当。不得不承认,企业操守与文化的丧失是让我们现在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药方需要得到传承和保护,而这写药方背后的“职业操守与传统文化”更需要被传承和保护。“良心药,放心药”不应只停留在广告里,正应该送到老百姓心里。同样的一瓶“白药”,不能总有两种态度。“白药”是老祖宗留给咱们的瑰宝,而这背后的“传承”也并非糟粕。“白药”之所以能受到老百姓的认可,除了“药效”好,还有对“患者”真诚的态度。

一瓶“白药”的两种态度,最后只能让百姓心凉。失去患者信任的“白药”,也最终会被埋在历史当中。“白药”不能总让“患者”愁断肠,泪心伤。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固然重要,但培养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样重要。老祖宗给咱们的“好东西”,可千万不能毁在咱们这辈人手里呀!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